專題八、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三)了解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代表: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英國的歐文
2、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理論來源: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
3、《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①時間:1848年
②特點:公開表達鮮明的政治主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發展生產力
③中心內容: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
④歷史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什么說《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形成?
因為:《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系統完善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二、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三、俄國十月革命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資產階級建立起臨時政府。
2、1917年十月革命,彼德格勒的武裝工人、士兵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3、歷史意義:
①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的轉折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另一條工業化道路,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②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如對中國的影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播到中國,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華約、朝鮮戰爭的主要史實,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1、政治: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冷戰”的正式開始
2、經濟:馬歇爾計劃(援助西歐的目的在于遏制蘇聯,所以遠不止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
3、軍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和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的建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4、冷戰中的熱戰
①朝鮮戰爭:中美關系徹底破裂;冷戰從歐洲擴大到亞洲。
②越南戰爭:美國的實力遭到削弱,霸權地位相對衰落;蘇聯的軍事實力大體趕上美國。
(二)了解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1、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原因,經過,影響,見必修二專題八復習提綱)
2、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結果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世界經濟格局,沖擊著兩極格局,促進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
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961年誕生,確立了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的基本原則和宗旨,反映了新興獨立國家積極謀求維護國家的主權。標志著第三世界國家以獨立的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改變由美蘇和西方國家決定世界事務的局面。
(三)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1)原因:
①20世紀以來蘇聯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慢;
②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導向;
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
(2)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實質:社會性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