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學案
5、四大發明
①造紙術: 已發明植物纖維紙, 發明“蔡侯紙”,14世紀,外傳到歐洲。
②印刷術: 時期,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外傳。
③火藥: 發明火藥, 時期,用于軍事; 外傳。
④指南針: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 時期的 。 時期,應用于航海; 外傳。
6、以四大發明為例,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參考資料: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火藥、羅盤、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偉大的推動力”。
①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
②印刷術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準備了條件,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③火藥改變人類作戰方式(由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過渡);成為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
④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總之,它們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對歐洲由封建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重大貢獻。
二、重難點突破——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及高度發達的原因
1、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特點
材料一、《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數學
天文歷法氣象 地學 化學 農學 機械 水利 輕工 兵器
項數 22 25 25 9 25 7 7 8 8
(1)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這些領域與中國古代哪一經濟活動相關?體現了中國古代科技具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數學、天文立法、地學、農學等領域;農業經濟有關;為農業服務、實用性的特點;在中國古代社會農業經濟占據主導地位。
材料二 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3)依據材料三,指出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的特點。
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接描述,具有很強的經驗性。
材料三: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人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人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人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在材料三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作用說明了什么?
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沒能轉化為普遍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