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2:生物科學與社會
本模塊的內容包括生物科學與農業、生物科學與工業、生物科學與健康、生物科學與環境保護四部分。迅速發展的現代生物技術已被廣泛地運用于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如育種、有害生物的防治、生物工程制藥、生物凈化技術等。生物科學技術不僅影響人類生活和經濟活動,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如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思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關注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等等。本模塊能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生物科學技術應用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科學和技術;能幫助學生體會到生物科學與人類社會、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并能對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形成正確的認識。
教師應注意結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調查、討論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社會責任感。
5.1 生物科學與農業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概述農業生產中的繁殖控制技術。列舉現代生物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
簡述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原理和技術。
關注動物疫病的控制。
描述綠色食品的生產。
舉例說明設施農業。調查當地主要農作物一種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和效果。
討論某種動物疫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調查當地綠色食品生產或消費的情況。
參觀設施農業。
5.2 生物科學與工業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舉例說出發酵與食品生產。舉例說明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舉例說明生物工程技術藥物和疫苗的生產原理。調查了解哪些藥物和疫苗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研發的。
5.3 生物科學與健康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簡述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舉例說明器官移植。
簡述避孕的原理和方法。
舉例說明人工受精、試管嬰兒等生殖技術。
簡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參觀性教育展覽。
開展有關性道德的討論。
討論生殖技術的倫理問題。
5.4 生物科學與環境保護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識別生物性污染。概述生物凈化的原理和方法。
認同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消費行為。
關注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搜集利用生物凈化原理治理環境污染的資料。
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消費行為。
模擬對某個環境事件或資源利用計劃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