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
--方案
教學重點:通過對兩個演示實驗的分析,使學生掌握自感現象產生的原因、自感電動勢的作用.
教學難點:自感電動勢的作用.
教學用具:演示自感現象的示教板(有鐵心的大線圈、滑線變阻器、小燈泡、電池組、電鍵)
教學過程():
(一)、自感現象:
1、提出問題:
發生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動勢的條件是什么?怎樣得到這種條件?如果通過線圈本身的電流有變化,使它里面的磁通量改變,能不能產生電動勢?
2、演示實驗:
(1)用圖1電路作演示實驗.
和 是規格相同的兩個燈泡.合上開關 ,調節 ,使 和 亮度相同,再調節 ,使 和 正常發光,然后打開 再合上開關 的瞬間,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實驗要反復幾次)
可以觀察到: 比 亮得多.
(2)用圖2電路作演示實驗.
合上開關 ,調節 使 正常發光.打開 的瞬間,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實驗要反復幾次)
可以觀察到: 在熄滅前閃亮一下.
[啟發講解] 當通過螺線管中電流變化時,螺線管中也能產生電磁感應現象,但這種電磁感應現象與我們前面學過的電磁感應現象有所不同,這種電磁感應現象的產生是由于通過導體自身的電流變化引起磁通量的變化.這種現象就稱為自感現象.
分析討論: 實驗(1)和實驗(2)中的兩種現象:
小結:
當導體中的電流發生變化時,導體本身就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個電動勢總是阻礙導體中原來電流的變化.這種由于導體本身的電流發生變化而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叫做自感現象,自感現象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叫做自感電動勢.
注意:對“阻礙”的理解.
[小結講解] 阻礙的含義:當通過螺線管中原來的電流 增大時,螺線管中產生的自感電動勢阻礙 變大;當通過螺線管中原來的電流 減小時,螺線管中產生的自感電動阻礙 減小.
(1)導體中原電流增大時,自感電動勢阻礙它增大.
(2)導體中原電流減小時,自感電動勢阻礙它減小.
(二)、自感系數:
[設問]自感電動勢是一種感應電動勢,它的大小也與磁通量的變化快慢有關.在發生自感現象時,導體中產生的自感電動勢與哪個因素有關?
(感應電動勢大小與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變化快慢有關)
指出:自感電動勢的大小與其他感應電動勢一樣跟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的快慢有關系,線圈的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所以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的快慢跟電流變化快慢有關系.
對同一個線圈:電流變化越快,穿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也就越快,線圈中產生的自感電動勢就越大.
對不同的線圈:電流變化快慢相同的情況下,產生的自感電動勢是不相同的.
即: 與線圈本身的特性有關——用自感系數 來表示線圈的這種特性.
說明:
(1)決定線圈自感系數的因素:線圈的形狀、長短、匝數、線圈中是否有鐵芯.線圈越粗,越長,匝數越密,它的自感系數就越大,另外有鐵芯的線圈的自感系數比沒有鐵芯時大得多.
(2)自感系數的單位:亨利,簡稱亨(h)——如果通電線圈的電流在1秒內改變1安時產生的自感電動勢是1伏,這個線圈的自感系數就是1亨.
(三)、自感現象的應用:
說明自感現象廣泛存在.凡是有導線、線圈的設備中,只要有電流變化都有自感現象存在,因此要充分考慮自感和利用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