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本紀》教案
小結:司馬遷在刻畫項羽的形象時,飽含著無限的熱情和崇敬,使《項羽本紀》成為《史記》中最精彩的一篇。但司馬遷還是本著“不虛美、不隱惡”的精神,塑造了一個豐富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雖說項羽在政治是失敗的,但他是沒有遮掩顧忌、不計利害成敗的本色英雄。他身上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慷慨氣節、悲壯正氣,寧可無愧而死,不可慚愧而生,正是讓我們震撼、欽佩和學習的!
【拓展延伸】
我們要感謝司馬遷,感謝他當年的忍辱負重,留下了這部巨著。感謝他用激情濃烈、生動傳神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項羽的形象。時至今日,處在社會轉型期和人生轉折點的我們,你有沒有話想對項羽說呢?
請你“項羽,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寫上幾句話,說說學完本文的感受。(100字左右)
板書:
絕世英雄 不虛美、不隱惡 失敗者
少懷大志 語言 婦人之仁
驍勇善戰 正面描寫、側面襯托 優柔寡斷
神勇無敵 對比、外貌 自矜功伐、剛愎自用
豪氣沖天 語言 殘暴不仁
謀略恰當 正面描寫 不善用人
俠骨柔情 動作、語言 生性多疑
資料補充:巨鹿之戰 秦末農民戰爭中摧毀秦軍主力的重要戰役
陳勝吳廣犧牲后,項梁召集各路義軍在薛(今山東滕縣東南)計議,并接受謀士范增建議,立楚懷王之孫名心的為王,仍稱楚懷王。接著項梁率領起義軍大敗秦軍于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劉邦、項羽也在城陽(今河南范縣城濮城東南)、雍丘(今河南杞縣)等地打敗秦軍,斬殺秦三川守李由。
項梁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后驕傲輕敵,被章邯偷襲以至犧牲。章邯破項梁軍后,認為楚地農民軍主力已被消滅,于是就渡河北上,移兵邯鄲,攻擊以趙歇為王的河北起義軍。趙歇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
巨鹿之戰示意圖
秦朝派王離率幾十萬邊防軍包圍巨鹿,章邯在巨鹿以南筑甬道,以運糧供給王離軍。趙歇糧少兵單,危在旦夕,乃遣使求救于楚懷王。楚懷王與起義軍首領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分兵兩路:一路由劉邦率領向西直指關中。另一路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起義軍主力北上救趙。援趙大軍進至安陽(今山東曹陽東南)后,宋義被秦軍的氣焰所嚇倒,逗留46天不敢前進。項羽痛斥宋義的怯懦行為并殺死了他。楚懷王遂封項羽為上將軍,并令英布和蒲將軍兩支起義軍也歸其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