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
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回答:
(1)道德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的?
(2)在新形勢下應如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原則、道德體系?
【合作探究2】材料一: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都是崇尚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脈,是現代契約經濟的核心。
材料二: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違反規定生產,該公司未按批準的工藝參數滅菌,影響了滅菌效果。因注射“欣弗”死亡的有11人。肇事企業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裘祖貽,在公司辦公室自殺身亡。據推測,其自殺原因很可能是承受不了“欣弗”事件的重壓。
運用經濟倫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誠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2)請你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課堂有效訓練】
1、管子曰:“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據此,有人認為,經濟上去了,社會道德風尚就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請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廣大群眾對商業領域存在的假冒偽劣現象反映強烈。中宣部、原國內貿易部決定在全國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教育引導企業員工嚴格遵守“誠信、公平、情義、服務” 的商業道德準則,努力形成“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的良好道德風尚。隨著參與部門的逐年增加,在工商、質檢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下,“以真誠贏得信譽、用信譽保證效益”,已成為商貿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
“以真誠贏得信譽、用信譽保證效益”說明了什么?運用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的有關知識談談你的理解。
【課后拓展學案】
1、“義利之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人們通過對義利關系的回答來體現自己行為的道德價值取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正確處理好義利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們應該奉行怎樣的社會主義義利觀?
(2)從經濟倫理原則角度說明如何實現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統一。
2、材料一:北宋文學家和政治家宴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本可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官,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他不費力氣就從人數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并得到皇帝的贊賞。但他沒有洋洋自得,相反在接受復試時,把情況告訴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獎。
材料二:“誠信也是生產力。”北汽福田濰坊農業裝備分公司一位經理對誠信的這一認識精辟而深刻。他舉例說,有一家大型拖拉機集團曾經盛極一時,但有人看到有利可圖后,當地在6年中冒出了眾多小拖拉機廠,而這些小廠靠生產外觀、牌子與正品“近似”卻質量粗糙的產品低價出售來牟取暴利,最終將大企業活活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