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13
第五課 企業和勞動者
一、考點解讀
1、了解企業的含義。 2、了解公司的含義、類型和組織機構。
3、理解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4、了解企業兼并與破產的原因和意義。
5、了解勞動和就業的意義。 6、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7、懂得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二、考點講解
(一)生產的微觀主體—企業
1、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
(1)企業的地位: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的主體。
(2)企業的含義: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a市場主體:企業(主要)、居民、政府、學校、社團等;
b市場客體:各種商品和服務。
c企業的條件:①從事經濟活動(經濟組織);②獨立核算;③營利性;④人和物的結合。
(3)企業的分類
①按所有制性質:國有企業(主導作用);集體企業;私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
②按組織形式:個人獨資企業(無限責任);合伙企業(無限責任);公司(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有限責任)
③按規模: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我國劃分企業生產規模的主要標準是:企業產品的年綜合生產能力)
④按生產要素的密集程度: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是指單位投資吸收的勞動力較多,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較低,需要大量使用勞動力來從事生產活動的經濟組織。這種類型適用于那些資金短缺、技術基礎薄弱而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企業。資金密集型:它是指單位產品所需的投資較多,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較高,用人較少的經濟組織。這種類型適用于那些人工成本高、資源短缺,而資金和技術具有相對優勢的企業。知識密集型:它是指企業中集中著較多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多屬于需要花費較多的科研時間和開發時間,生產高精尖產品的高技術產業的這類經濟組織。這種類型適用于那些科技人才雄厚,擁有強大智力優勢和雄厚科技基礎的企業)
2、公司
(1)含義: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成立公司,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規定,辦理一定的登記手續,取得法律上的承認。
(2)基本特征:由法定數額的股東組成 法律特征:企業法人
注意:法人是社會組織,不以生命為存在特征。
a法人:包括企業法人與非企業法人。(企業法人以盈利為目的,非企業法人為公益而設。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婦聯、工會等待都是非企業法人)。
b企業:包括法人企業與非法人企業(比如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都不是企業法人)。
c法人(屬于社會組織)、法人代表(屬于自然人)。
d公司是獨立法人實體:資產獨立(股東不能抽回出資);責任獨立(公司獨立承擔責任,相應的就是股東承擔有限責任)。
(3)股東
a、是公司的出資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比如一個公司向另一公司投資而成為其股東)
b、不能退股(不能抽回出資)(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若想改變股東身份:或轉售股票(收回出資)或等待破產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