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7
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一、考點解讀
1、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2、文化的形式
3、文化的社會作用 4、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5、文化與綜合國力 6、聚焦文化競爭力
二、考點講解
1、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1)內涵: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部分。(講解:它既不是指廣義的文化,也不是指狹義的文化)。
文化在實際運用中的多義性:
①“大文化”(廣義):人類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與“文明”含義相近);②“中文化”: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精神文明”);
③“小文化”(狹義):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或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2)特點: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②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文化素養的形成,離不開生活、實踐和教育。)(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文化是通過物質活動或物質載體體現出來的)。(物質活動、物質載體:書籍、藝術品、歷史文物、人們的社會行為等)。
注意: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2、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屬于文化。文化活動: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3、文化的社會作用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文化的實質)
②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③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意:不同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不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②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4、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①經濟是基礎,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