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7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現代科技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優化配置,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當前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的“游戲規則”主要是由他們制定的,這使得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平等競爭的極大壓力。冷戰結束以后,國外敵對勢力把中國當做意識形態的主要對手,加緊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以實現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顯得更加重要。面對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
(2)問題解答
a.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面,說明發展文化產業有什么意義?
第一,從物質生活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增加了經濟收入,改善了人們的消費結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從精神生活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精神產品,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你還能從社會生活中的哪些現象中感受到一個國家的文化競爭力?
第一,美國的高科技:宇航、計算機、生物工程等;第二,美國的電影;第三,日本的教育和科技;第四,日本的卡通漫畫;第五,日本、韓國的電視;(日流、韓流)
c.中國文化為何能在世界各地贏得尊重與喝彩?
第一,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富多彩,魅力獨特,能吸引世界各國人民.
第二,中國文化本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滲透力。(如唐代文化圈的形成。)
第三,世界各地的華人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第四,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日漸擴大,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傳播.
第五,中國文化包含著能夠與世界文化融為一體的因素.
注意: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越來越圍繞人才和知識的競爭展開。發展的優勢蘊藏于知識和科技之中,社會財富日益向擁有知識和科技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聚集,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上占優勢,誰就在發展上占據優勢。
在綜合國力中,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物質力量是基礎,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這一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開放性、群眾性、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