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18
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考點解讀
1、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2、跨國公司 3、世貿組織
4、對外開放的新階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5、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二、考點講解
(一)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⑴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講解:一定意義上,經濟全球化就是市場經濟全球化,即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
⑵表現:主要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a、生產全球化: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許多商品,雖然品牌是某國的,其實是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的。
b、貿易全球化:隨著各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商品交換之中,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
c、資本全球化: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資本的觸角伸向全球,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速度不斷加快,投資者只要在計算機上敲幾個鍵,大量資金就可以短時間內從全球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注意:三者的關系: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必然帶來資本的全球化。
d、載體:跨國公司的需速發展。
e、成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②具體原因:第一,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分工使生產要求打破地域和國界的限制;第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第三,資金為了追逐利潤,要求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第四,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以及現代交通工具發展的推動。
(3)經濟全球化的實質: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這是因為發達國家:a.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b.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c.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d.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
2、跨國公司
⑴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⑵跨國公司的含義:是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
⑶跨國公司的活動及目的: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觸角幾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⑷跨國公司跨國行動的意義:跨國公司通過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⑴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⑵消極影響:
①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這種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