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哲學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
一、辯證唯物論
1、世界物質性原理
【原理】辯證唯物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法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反對】主觀主義(主要包括教條主義或者本本主義、經驗主義) 。
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充分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分析和認識客觀事物,注意把握全面、變動、整體的客觀實際;反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等各種主觀主義以及形而上學的錯誤觀點;堅持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原理
【原理】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在人類產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
【方法論】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3.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原理
【原理】社會的產生,社會的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支配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
【方法論】我們在認識社會和進行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時,一定要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
4.意識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原理
【原理】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情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方法論】我們應當在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基礎上,著重從主觀方面努力,盡力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5.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反對】①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 ②片面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6.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⑴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⑵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阻礙作用。
【方法論】⑴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⑵要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動地認識和改造世界,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思想意識。
【反對】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和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7.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⑴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⑵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⑶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方法論】⑴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⑵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反對】 反對否認規律的客觀性或認為規律可以創造和消滅的唯心主義觀點,反對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盲干的主觀主義(唯心主義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