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哲學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
【反對】反對兩種傾向:⑴拔苗助長、急于求成,⑵優柔寡斷、缺乏信心。
4.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我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首先要重視內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
【反對】①否認內因對事物變化發展的決定作用,②忽視外因對事物變化發展的影響
5.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事物的運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法論】既要承認絕對運動,又要承認相對靜止。
6.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
【方法論】不能把物質和運動割裂開來。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形而上學,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
7.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原理】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的物質世界。
【方法論】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觀察問題。
具體做法(適用于發展觀、循環經濟等材料) ①要如實地把事物看作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過去、現在、將來) ②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產生、發展、滅亡) ③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重點)
8.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⑴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⑵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⑶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方法論】⑴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⑵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反對】 反對否認規律的客觀性或認為規律可以創造和消滅的唯心主義觀點,反對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盲干的主觀主義(唯心主義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
四.唯物辯證法——矛盾觀
1.對立統一(矛盾)的觀點
【原理】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即對立統一(或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矛盾具有斗爭性和同一性兩種基本屬性。①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一方面矛盾雙方相互依賴,另一方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著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方法論】矛盾的觀點要求我們必須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