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哲學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
3.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任何本質都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都是本質的表現,但現象和本質不總是一致的。
【方法論】我們要透過現象把握事物本質。
4.科學理論指導實踐的原理
【原理】真理、科學理論的性質,決定了它能夠預見事物發展的方向,指導人們提出實踐活動的正確方案,因而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5認識的根本任務原理: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時,創造必要條件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6.認識是發展的原理
【原理】任何一個具體的認識只是對整個世界一個層次上的認識、一個領域內的認識、一個發展階段上的認識。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
7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原理
【原理】分析與綜合是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二者密不可分。分析是綜合
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指導。
【方法論】我們既要注意在綜合指導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
8.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的原理
【原理】合理想象是立足于已知事實,根據已知的規律,充分發揮人的思維潛能。創造性思維要求人們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對實際,敢于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方法論】重視培養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發揮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的特殊作用,并善于把二者結合起來。
9實踐的含義及特征
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它有兩層基本的含義:⑴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⑵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特征:⑴客觀物質性;⑵主觀能動性;⑶社會歷史性
10、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⑴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意識):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⑵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學理論能指導人們提出實踐活動的正確方案,對于人們的改造世界的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方法論】⑴它要求我們首先要重視參加實踐,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⑵要重視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⑶總之,要做到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反對】①脫離實踐,夸大認識的作用的唯心主義錯誤;②只承認實踐決定作用,忽視認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錯誤。
11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原理
【原理】⑴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⑵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其方法論是: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⑶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方法論】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要求我們,⑴把握真理的適用范圍和條件,堅持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⑵要求我們不要害怕錯誤,但要正確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
【反對】①認為有絕對真理的存在。②把真理作為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12真理客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