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財政的巨大作用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財政的巨大作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分析并理解財政對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作用,能圍繞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感悟國家的財政政策的變化,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活動與過程:能通過問題情景和模擬情景主動探究國家財政如何對國家和人民生活起巨大的作用,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活動過程中嘗試課題或小報告的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聯系國家的經濟政策——財政政策的變化,加深對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的認識,加深對改革開放成果的認識,激發愛國熱情,擁護國家的方針政策。
二、 教學方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等。
三、 教學工具:多媒體
四、 教學過程:
老師:在介紹我國經濟發展的相關情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能否列舉我國的一些重大
工程。
學生:舉例
老師:顯示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的圖片,并且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財政的巨大作用。
財政的巨大作用
講授新課:
活動:“招標”:西氣東輸工程、青藏鐵路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神舟六號,城市地鐵(投影圖片)。教師主持“招標”,同時大致給學生介紹這些工程的造價,工程中將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愿意“投標”的同學舉手。
(結果對這些工程,愿意“投標”的學生廖廖無幾,問及原因,大家一致認為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技術要求高,難以獲得較高利潤,甚至存在較大風險,因而都“望而卻步”。)
師:因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難以獲得高利潤,甚至存在較大風險,“老板們”就不愿意投資了,那是什么理論告訴“老板們”不能投資的?
生:是市場,價值規律!
師:那這些工程可以不做嗎?(列舉:神州五號發射的意義)
生:不可以!
師:既然在市場的調節作用下,“老板們”不愿意投資,而這些一程又不得不做,這就必須由誰“出面”?
生:國家,財政支出!
師:由此可以得出發揮財政的作用的必要性:國家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的建設,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一、集中力量辦大事
教師提問:那么,財政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作用是如何體現的呢?
教師引導:財政的作用通過其收入與支出來實現。那么,財政的收支如何進行調控呢?這就要根據不同的市場和經濟情況而定?
活動探究:結合前幾年和目前的經濟情況,國家的財政政策有何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
學生活動:略
師生共同探究,得出結論:
(1)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從1998年至XX年我國通過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軟著陸”,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國家對財政政策進行了調整,由過去的“積極的財政政策”逐步向“穩健的財政政策”過渡。XX年政府工作報告和xx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XX年我國的財政政策由積極的財政政策轉變成穩健的財政政策。
投影:比較:“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財政政策”(以使學生進一步擴展知識面,了解國家的政策,同時對財政的作用可以有更深刻的認識。)
數量 方向 共同點
積極的財政政策 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增發國債。
基礎設施大型項目等 總量平衡
結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