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考點解讀2
實質: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問題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兩個方面: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項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
(2)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指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號,神化首要分子,宣傳迷信邪說,蒙騙群眾,非法聚斂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邪惡勢力。其本質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
(3)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一方面,我國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另一方面,我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含義: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支持他們與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多作貢獻。
原因:是社會主義社會對宗教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都是國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團體是聯系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宗教界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教群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
從近幾年高考試卷的命題看,本課的內容在政治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試題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分析近兩年的試題,考查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國際關系的決定因 素、突出國家利益、強調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世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XX年命題仍然會以這些內容為重點。
1.了解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權利和義務
(1)國際社會的構成
國際社會是由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構成的,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是國際關系的基本成員,主權國家是最基本的成員。
國家不同于地區,國家擁有主權,而地區沒有,如中國臺灣就是我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擁有主權。
(2)主權國家的地位
主權國家是當代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