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學原理方法論整理(辯證)唯物論
1.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1)一切從實際出發(2)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認識。
【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黨的指導思想、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工作計劃之間的關系,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立足于基本國情;說明社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說明各地在發展經濟,在制定政策時須從本地實際出發。
2. 規律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變或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承認規律的客觀性,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在各項工程、宏觀調控等工作中,要按規律辦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說明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根本點,正是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從自然;說明當前存在的環境問題是由于人們沒有遵從客觀規律的結果。
3.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1>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 <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方法論】: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人類各項成功的活動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如農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消滅病蟲害、防治sars、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科學上探索發現、各種工程的興建等等;說明在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是人們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遵守客觀規律的結果
(唯物)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系。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 說明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改革要配套進行;說明我國要處理好三大產業之間的關系;說明我國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處理好經濟與教育、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說明當前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強,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說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生必須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說明我們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說明我們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