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活動步驟】
理解極晝和極夜的產生的原因
理解產生極晝和極夜有何規律
地球公轉的規律(尤其是在公轉軌道上不同位置的線速度變化規律,以及這種變化如何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時間的相應變化)
描繪發生極晝時太陽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跡
查找與以上資料相關的媒體資料(圖片,錄像等)
制作多媒體演示材料
制作能說明本主題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選擇這樣兩種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極晝和極夜相關的知識制作成板報
(2)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
【參考資料】
緯度
66º34′
70º
80º
90º
北極地區極晝日數
南極地區極夜日數
1
65
134
186
北極地區極夜日數
南極地區極晝日數
1
60
127
179
北極地區的極晝日數多于南極地區的極晝日數,或說北極地區的極夜日數少于南極地區的極夜日數。我們知道,北極地區極晝時是夏半年,這時地球在公轉軌道的遠日點一方,公轉速度較慢,所以極晝的天數也多一些。北極地區極夜時是冬半年,這時地球在公轉軌道的近日點一方,公轉速度較快,所以極夜的天數也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