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三輪復習方略
2、強化審題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訓練,規范解題習慣。
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也包括嚴肅、認真、細致的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正確審題獲取信息的能力。(1)由“粗”到“細”,多角度獲取信息:審題時,要先“粗讀”再“細讀”,即先粗略地將題意瀏覽一遍,了解題目敘述的概況,如描述了何種物理現象,何種物理過程,需要求解什么物理問題,然后再細讀一遍,對題目文字和圖象的關鍵之處,要細心領會,仔細品味,不但要從文字中獲取解題信息,而且會從附圖中挖掘,即要多角度,全方位,無遺漏地捕捉解題信息。 (2)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審題時要克服只關注那些給出具體數據的條件,而忽視敘述性語言的傾向。例如:“至多”,“至少”,“恰好”,“緩慢”,“迅速”,“瞬間”,“變化”,“光滑”,“輕繩”等等。審題時就邊讀過想,讀到關鍵詞語處,作好標記,反復咀嚼,從中捕捉解題信息。 (3)剔除干擾,提取有用信息:在題目給出的諸多條件中,往往并不都是解題所必須的,有些正是命題者有意識設置的干擾因素,要準確地判斷哪些條件與解題有關,哪些是干擾因素,這就需要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有深刻的理解,對這類問題審題時,要克服思維定勢的負面影響,跟平時做過的相似題進行簡單類比,注意兩者的不同之處,要正確地把握物理現象的本質,抓住物理模型的特點,大膽地拋棄干擾,提取有用信息,就會柳暗花明。 (4)深入推敲,挖掘隱含信息:有的題目部分條件并不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文字敘述之中或圖、表中,把這些隱含條件挖掘出來,常常是解題的關鍵所在,對題目隱含條件的挖掘,需要與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結合起來,因為題目隱含條件是多種多樣的,被隱含的條件,可能是研究對象,也可能是變化方向、初始條件、變化過程中的多種情況等等,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是全面剖析題意,細心地把握物理情景,反復推敲關鍵詞語,有機結合現實生活常識,無遺漏地將隱含條件挖出。 (5)借助示意圖,再現解題信息:示意圖能直觀清晰地展示物理情境,可將復雜的物理問題變得形象具體,實踐證明,畫示意圖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把握題意的思維過程,許多物理問題只要畫出了示意圖,待求問題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而解題的落點是表述的完整性,書寫的規范性,這是提高高考物理成績的一種有效途徑,物理解題表述的總原則:說理要充分,層次要清楚,邏輯要嚴謹,語言要規范,文字要簡潔,解題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不能只有幾個干巴巴的公式;解題中的方程書寫要規范;使用各種字母符號要規范;題目答案的表達要規范等。
3.提高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應把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讀題審題習慣,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復習課本知識時,應想到這些知識是如何應用在解題中的;而解決具體問題時,又要想一想用了哪些概念和公式,讓知識和能力結合起來。遇到具體問題時,首先要仔細讀懂題意,了解顯性的和隱性的已知條件,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句,把文字、圖像轉化為形象的物理過程,想象出研究對象運動變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斷變化的趨勢,確定解題方向,選擇適當的規律和公式,再結合相關的條件進行具體的計算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