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the sea 教學設計
外形特征
虎鯨是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背呈黑色,腹為灰白色,有一個尖尖的背鰭,背鰭彎曲長達1米,嘴巴細長,牙齒鋒利,性情兇猛,食肉動物,善于進攻獵物,是企鵝、海豹等動物的天敵。有時它們還襲擊其他鯨類,甚至是大白鯊,可稱得上是海上霸王。
壽命:雄性:50~60年;雌性:80~90年,甚至1XX年
雌雄虎鯨外觀區別(上雄下雌)
虎鯨的體型極為粗壯,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頭部呈圓錐狀,沒有突出的嘴喙。大而高聳的背鰭位于背部中央,其形狀有高度變異性,雌鯨與未成年虎鯨的背鰭呈鐮刀形,而成年雄鯨則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約1至1.8米。胸鰭大而寬闊,大致呈圓形,這點與大多數海豚科成員的典型鐮刀狀背鰭不同。上、下顎各有10至14對大而尖銳的牙齒作為武器,每顆牙大概有8厘米。在海灣的淺水地帶,它還喜歡用尾巴去鉤拉海藻,發出“呼呼”的聲音,不久,渾身就披滿了半透明的海草。
虎鯨的體色圖樣主要由黑與白這兩種對比分明的色彩組成,位于身體腹面的白色區域自下顎往后延伸至肛門處,在全黑的胸鰭之間變得狹窄,到了肚臍后方產生分歧,尾鰭腹面亦為白色。背部與體側皆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側腹處有白色斑塊,眼睛斜后方亦有明顯的橢圓形白斑。在背鰭后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馬鞍狀斑紋。
習性
虎鯨時常會有躍身擊浪、浮窺等行為,或是以尾鰭或胸鰭拍擊水面。虎鯨的泳速最快可達時速55千米,可閉氣17分鐘左右。當周遭空氣涼爽時,通常可看見它們低矮而呈樹枝狀的噴氣。它們對船只的反應多樣,冷漠忽視或是充滿好奇心都有可能。偶爾會集體擱淺,群體有時會被困在潮池或海灣中。在北極與南極海域,因為風吹而快速產生的浮冰對虎鯨而言是一大麻煩,有時會因此迫使它們停留于水面開闊的小水域里相當長的時間。
虎鯨喜歡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總有2~3個小時靜靜地待在水的表層,因為肺部充滿了足夠的空氣,所以能夠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鰭。群體成員間的胸鰭經常保持接觸,顯得親熱和團結。如果群體中有成員受傷,或者發生意外失去了知覺,其他成員就會前來幫助,用身體或頭部連頂帶托,使其能夠繼續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覺時也扎成一堆,這是為了互相照應,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它們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種群為社會組織,在廣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著生存長大。
食性
雖然它的牙齒非常堅硬,但卻不如鯊魚的牙齒那樣鋒利,因此主要用于攝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個吞下的。虎鯨的食物多樣,由小型結群魚類、魷魚(槍烏賊),一直到大型須鯨與抹香鯨都有可能成為它們的獵物;其他的如海豹等鰭腳類動物、海龜、海豚、海狗、海獺、海牛、儒艮、鯊魚、魟等,甚至還有鹿與麋鹿,似乎是趁它們游泳橫渡水道時伺機捕食。甚至會利用漲潮沖到海岸邊,捕捉來不及逃走的海豹、企鵝。各群似乎有自己偏好的食物種類,例如某些族群主要以鮭魚、鮪魚、或鯡魚等魚類為主要食物,某些群則會巡視鰭腳類的登陸地尋找獵物,或跟隨遷徙中的鯨群,有如狼群追蹤北美馴鹿的情景。虎鯨顯然需要合作以襲擊并制服大型獵物,但它們也會合力將魚群集中成一個大球,然后輪流鉆入取食。虎鯨也會偷吃延繩釣漁船上鉤的魚獲,或吃食漁民丟棄的下雜魚等。它們似乎會選擇性的咬食須鯨的舌頭。其獵物可能深受對虎鯨的恐懼所影響,當虎鯨出現時鰭腳類會逃往陸地或冰上,鯨豚則會游入淺水域或藏匿于浮冰的裂隙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