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師升格定位的黃鐘大呂 ——重讀《巴爾扎克葬詞》有感
“從今以后,眾目仰望的將不是統治者,而是思想家。”一個半世紀前,維克多·雨果站在法國巴黎的蒙蒙細雨中,面對成千上萬的哀悼者,以“不是……而是……”這樣簡要而明確的判斷句式,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振聾發聵的大膽結論。不但讓“思想家”超越了地位顯赫的“統治者”而為“眾目仰望”,而且將巴爾扎克這位以小說創作聞名于世的作家升格為“思想家”。猶如奇峰插云,怒濤排空,可謂大氣不凡。
或許作者覺得稱巴爾扎克為“思想家”這樣的“定位”還顯得太抽象,不足以凸現巴爾扎克的偉大和杰出,因而接著便構設了特定范圍內的參照性比較——“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佼佼者之一。”眾所周知,縱觀悠悠時空,蕓蕓眾生,能夠通過自己畢生的努力而名列“最偉大”或“最優秀”之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也完全可以無怨無悔地告慰美麗的生命了。而雨果卻以“名列前茅”“佼佼者”等字眼繼續為巴爾扎克“升格”,使其不但同時具備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兩個“最”,而且還是“最”中之“最”。定位之高,無出其右。
如實而言,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不足,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之人,巴爾扎克同樣也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他的缺點和失誤不算很少。但巴爾扎克畢竟是一位“才華卓著”的偉人,正如文中所述,他的偉大來自于“一部書”,“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書”。比常人更加深透地了解和洞悉巴爾扎克的雨果,緊緊圍繞這部“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么”的“書”進行評價和發揮。“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風格”中的“一切”是無所不含、應有盡有的意思,對博大、豐富和深邃的《人間喜劇》作了高度概括。而“撕裂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現實,讓人馬上看到最陰沉和最悲壯的理想”“他發掘內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靈魂、心、臟腑、頭腦和個人的深淵”等的闡發,揭示了巴爾扎克作為一位登峰造極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最主要特征——揭露社會,曝光邪惡,批判現實,刻畫心理,過濾情感,剖析人生,挖掘本質。還有“抓住了現代社會進行肉搏”“面帶笑容,泰然自若”等的描述,不但使行文生動活潑,神形兼備,充滿審美張力,而且反映了巴爾扎克的頑強精神和天賦才能。尤其是“肉搏”二字,表明了這位大師是何等的勇敢、無畏和竭盡全力。除了正面論述外,作者還巧妙地不時借用其他人物作陪襯,從而使讀者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巴爾扎克絕對勝過博馬舍、拉伯雷、莫里哀、盧梭等在世界文學史占據過重要地位的大作家。
唯其如此,雨果將巴爾扎克“給我們留下來”的“崇高而又扎實的作品”形象地稱作“雄偉的紀念碑”,而且是由“金剛巖層堆積起來的”,相當的堅實而穩固。當然,作者沒有忘記自己是在宣讀“葬詞”,故評述了巴爾扎克的作品成就之后,作者回到了舉國同哀、送別“哲學家”“思想家”“詩人”和“天才”的生活現實,號召活著的人們要替“這位驚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負起安放雕像的責任”。因為巴爾扎克的一生雖然“短促”,但活得“飽滿”,“作品比歲月還多”,留下許多極其寶貴的文化財富,并預言“在他進入墳墓的第一天,他同時也步入了榮譽的宮殿”,“他將和祖國的星星一起,熠熠閃耀于我們上空的云層之上”。我們不難體悟到作者使用了不同于一般悼詞的話語方式,以可感可觸的親切言辭,由衷地表達了類似“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的心愿。而“你們心里不羨慕他嗎”這一句,則是以反問的形式深入到悼念巴爾扎克的實質。
后面的幾段,作者以巴爾扎克的逝世為生發點,直抒胸臆,坦陳了自己對生與死的獨到見解。面對損失巨大的偉人之死,雨果認為,“不管我們怎樣悲痛”,也只能先“忍受一下”;“打擊再傷心,再嚴重”,也只好“先接受下來再說”。可見,這位浪漫主義文學大師能夠尊重規律,尊重客觀,勇敢地直面現實。在他看來,“面對崇高的奧秘”,進一步“對死亡加以思考”,從而“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體現了作者豁達的生死觀。不必把死亡看得太恐怖,也不要為偉人的離去而過分悲痛。然而就生命而言,死亡是“最高的教訓”。盡管誰也無法抗拒死亡,但我們畢竟不愿意接受這樣殘酷的事實,因而“當一個崇高的英靈莊嚴地走進另一個世界的時候”,當一個人“忽而展開另外的看不見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鄉的時候”,留在世上的每個有感觸的生命是不可能無動于衷的,“我們的心中只能充滿嚴肅和誠摯”。這里運用了比喻、諱飾等手法,表達得委婉、含蓄,反映了雨果當時內心的沉痛。
不過,浪漫主義者對待現實和未來往往具有非同常人的樂觀,雨果不想給已經悲郁的場面再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在結尾的這一段,一改前面的沉郁基調,換成了激情飛揚——在否定“未知之鄉”的說法后,又連用三個“不是……而是……”的句式,將感情重新調整,否定了“黑夜”“結束”“虛無”,高揚了“光明”“開始”“永恒”,強化了“葬詞”的主旨。他明確表示,“墳墓”“就是不朽的明證”“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應該說,在這樣的判斷里,作者個人懷念巴爾扎克的的主觀情緒是主要的,但并非憑空臆斷,而是一種科學的推論,人類歷史上的確有無數“天才”和“偉人”名垂千秋,流芳百世,永遠為后人銘記和敬仰。
重讀的這篇聲情并茂的“葬詞”,又有了不少新的感悟和發現,雖仍十分膚淺、零碎。筆者以為升格定位、坦陳己見和激情飛揚三者的高度融合,構成了這篇“葬詞”的最大特色,也是它與常見悼詞的根本區別。雨果這位大師用激情和靈性發出的不是“高山流水”,也不是“春江花月”,更不是“幽谷鳥鳴”,而是“銀瓶乍破”“鐵騎突出”的黃鐘大呂之聲,為同時代的另一位大師巴爾扎克,進行了準確而必要的升格和定位。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 《認識大師》教學反思
體會創作理念;畢加索——體會在創作的過程中勇于探索。所以,關于本課教學方法的思考,主要針對于如何引導學生該怎么樣去欣賞作品,而最終向哪個方向引導學生思考和總結問題。...
- 歷史鑄就的偉大師魂
【內容提要】:自赴江蘇省梅村中學學習考察歸來已經時隔兩年多了,在這忙忙碌碌從教的日子里,我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著這樣的一個問題:梅中優良教育的真諦是什么,是什么賦予了梅中教師頑強拼搏和探索求真的偉大精神?于是,我翻開了這本珍...
- 陳復禮耄耋大師赤子情閱讀理解附答案
漫漫關索嶺,悠悠赤子情。用一顆平常心,一腔赤子情在工作的崗位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那么關于陳復禮:耄耋大師赤子情閱讀附答案是怎樣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陳復禮:耄耋大師赤子情閱讀理解附答案,歡迎閱讀。...
- 一代評書大師袁闊成現代文閱讀原文附加答案
袁闊成是享譽海內外的評書藝術大師,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之說。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一代評書大師袁闊成》現代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宗月大師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宗月大師是京城粵海劉家的獨生子,這是一篇與語文閱讀題有關的試題,我們認真做好這篇閱讀題可以提高我們的語文閱讀能力。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宗月大師》閱讀題目,以供大家閱讀。...
- 大師什么最大的閱讀題答案
這篇《大師什么最大》告訴我們:把學術看得運大于自身,對真理誠摯而永不妥協的探索。你認為什么最大?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大師什么最大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大師什么最大的閱讀材料①最早發現并引薦陳寅格這匹千里馬...
- 大師林語堂的閱讀理解題答案
林語堂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師。林語堂提倡幽默文學,做了幽默大師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大師林語堂的閱讀理解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大師林語堂的閱讀理解材料林語堂(1895-1976),福建漳州人,著名文學家。...
- 大師治學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一代人心中的文學大師,林語堂。它的執教生涯是如何的?大師治學又有什么趣事?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大師治學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大師治學的閱讀材料①林語堂短暫的執教生涯和他漫長的著述生涯比起來,更像是人生中一段...
- 第七課 走進音樂大師
第七課 走進音樂大師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感受優美抒情的意境,用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2、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在圖形譜的幫助下,熟悉《土耳其進行曲》的旋律與結構,并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
- 我學大師畫畫
教學目標:體驗與發現:體驗大師作畫的情感我學大師畫畫。實踐與創造:根據感受描繪作品我學大師畫畫。欣賞與評論:欣賞大師作品獨特的風格,我學大師畫畫發表自己的感想我學大師畫畫。知識點:根據作品外形, 添加形象和色彩。...
- 語言大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奶奶被稱為“語言大師”的原因。2.理解奶奶的“老話”的深意,感受奶奶的教育特色以及作者對奶奶的喜愛、敬佩之情。積累課文中的“老話”。...
- 高三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