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說理文》教案
指名朗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1、說理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講道理的論說文,提到它,我們往往會想到艱澀、枯燥一類的字眼,而讀完全文你們有怎樣的感受?2、作者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才產(chǎn)生這種藝術效果的呢?3、從對本文的閱讀中再次回味吳泰昌先生對其的描述:讀過這位名教授百萬言譯著的人,無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便是闡述艱深費解的美學問題和哲學問題,也都是以極其曉暢通俗的筆調(diào)在和讀者談心。接觸過他的人,也同樣感到,在生活中,他十分喜愛和朋友、學生談心。他的這種親切隨和的談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為人為文的品格,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學生充分品讀課文,適當圈畫,討論回答:1、本文給人的感覺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沒有說教的意味,讓人易于接收。2、(1)作者采用了對比、舉例、比喻等多種論證方法,使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表達形象、清晰。(2)文章采用談話式、敘家常式的寫法,沒有美學大師居高臨下的威勢,拉進來作者和讀者的距離,讓讀者有如沐春風的感受。(3)選例常常使用自己的經(jīng)歷,特別是自己的教訓,讓人感到真是可信。3、漫談自己的閱讀感受。讓學生細細地品味語言,感受本文的語言風格,體會朱光潛先生在字里行間閃耀的人格魅力,為總結(jié)漫談式說理文的特點進行感性上的準備。理性歸納通過閱讀全文,我們對朱光潛先生的“談”的內(nèi)容和怎樣談有了充分的了解,能不能歸納一下漫談式論說文的特點分小組討論,相互交流:漫談式論說文語言表達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讀來親切有味,沒有說教氣息,同時行文靈活和說理方法多種多樣。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會理性歸納。課后作業(yè)學習反饋1、閱讀《文學鑒賞總論》中關于《議論文鑒賞論》的節(jié)選部分,進一步理解說理文和朱光潛先生在文中闡述的觀點。2、閱讀歐陽修的《與高司諫書》和李斯的《諫逐客書》,談談你對作者提出的說理文不能保持“零度風格”的理解。學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作業(yè)。作業(yè)的多設計意在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次的閱讀興趣,開發(fā)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潛能。思路點撥說理文,往往被人強調(diào)的是其邏輯性、嚴密性。作者采用漫談式的方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多方面地闡述了對說理文的認識,內(nèi)容豐富,令人信服。教師也可以從閱讀《文學鑒賞總論》中關于《議論文鑒賞論》的節(jié)選部分入手,和本文進行比較閱讀,從而正確全面地了解說理文的特點。同時聯(lián)系84歲高齡的朱光潛先生的一句話:“我一直是寫通俗文章和讀者道家常談心來的”,來品味本文親切隨和的語言風格,在字里行間感悟其懇切、謙和的人格魅力。練習舉隅1、作者認為:“在說理文的寫作中思想和語言總是要維持辯證的關系:不想就不能寫,不寫也就很難想得明確周全。”你寫作說理文,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試作一點說明。”2、作者說,“簡潔是文章的一個極可珍視的優(yōu)點”,“簡潔不僅表現(xiàn)于遣詞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于命意,一個意思已經(jīng)包含在另一個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經(jīng)說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說”。聯(lián)系自己的寫作實際闡釋作者的這個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