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題解題技巧點撥
4、辨范圍
5、辨微殊
有些熟語由于讀音、詞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時極容易混淆,要注意辨別熟語的細微差別。比如“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兩個成語一字之差,且均有“聽了使人震驚”之意,但細微差別在于:“聳人聽聞”指“故意說夸大的話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而“駭人聽聞”指“已經發生的壞事令人吃驚”。
6、辨語境
有些成語有兩用現象,或同時兼有兩個不相同的意義,或褒貶色彩因意義有別而分別具備,若做題時憑習慣和感覺去評判,往往會令人大跌眼鏡。如“左右逢源”既可指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又可指處世圓滑,善于投機。再如“燈紅酒綠”既有“娛樂場所的繁華景象”之意,又有“統治者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之意。
7、辨語法功能
熟語的使用,還應注意熟語的語法功能,習慣用法,否則會造成搭配不當,或者重復累贅,或者否定失當等等。比如“妄自菲薄自己”“漠不關心百姓疾苦”“出奇制勝敵人”“司空見慣了腐敗現象”“逼得窮途末路”“當仁不讓的責任”等,其中的成語充當的句子成分就不當。又如“忍俊不禁地笑了”“難言之隱的苦衷”“一場南柯一夢”“顯得相形見絀”“好象如芒在背”“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目前的當務之急”“接踵而至地闖進來”“津津樂道地說”“海內外聞名遐邇”“責無旁貸的責任”“我國人民生靈涂炭”“人民的生活安居樂業”“只能讓人貽笑大方”等之中的成語隱含義就與句子語意重復了;再如“望其項背”“善罷甘休”“同日而語”“一概而論”“無時無刻”“等閑視之”“等量齊觀”等成語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
五、精訓練
任何語言能力的提高最終都離不開訓練,所以提高熟語運用能力也必須通過系統而扎實的訓練。在訓練中積累,在訓練中辨析,在訓練中培養能力。熟語運用的訓練提供了一定的語境,而熟語也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才會準確地表現出它的所指義。因此,考前做一定量的熟語辨析題,有助于考生熟語運用能力的提高。當然,這種訓練必須精練,必須講實效,比如對使用中高頻出錯的熟語要強化訓練,甚至不避重復,要通過訓練,達到準確辨明誤因,掌握使用規律的目的。而不要淹沒在題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