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⑤ d.④⑥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祖沖之是南朝人,經歷過宋、齊等圾代,他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制定更加精密的歷法,改造指南車,造水碓磨、千里船等。
b.祖沖之制定的歷法雖然比前人的更加精密,但因為武帝去世而未能施行,后來他的兒子重新修訂之后才得以施行。
c.因為古代傳下來的旨南車部件不全,無法正常運行,祖沖之加以改造之后,旋轉更加靈活,在指示方向上卻非常準確。
d.祖沖之不但在器物制造上精思巧妙,在音樂和棋類上也天下無雙,同時在屯田種植、為官治軍上也有突出的才能。
6.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滕文公下》)
(1)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2)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____
【參考答案】
1.d(懂得) 2.a(b)風和水;c家傳的學業;d在這時)
3.d(a副詞,都表示承接,可譯為“于是”。b連詞,表轉折,譯為“但是”“卻”。c代詞,在主謂短語中做主語,譯為“他”。d前一個“以”是介詞,用;后一個“以”是連詞,表結果)
4.b②講姚興指南車的狀況; ④講祖沖之的兒子;⑤⑥不屬于“精于巧思”方面)
5.d(祖沖之在屯田種植上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沒有施行;說“為官治軍上也有突出的才能”,文中沒有說明)
6.(1)有人告訴他說:“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為。”(重點詞:“或”,“是非”)
(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禮義,就應該迅速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第一句重在“其非義”,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問句式解釋出來)
【參考譯文】
祖沖之,字文遠,范陽遒縣人。祖沖之喜歡考查古事,有技巧靈思,(南朝)宋孝武帝讓他到華林苑太學里當值,賞賜給他宅院車馬服飾,任職南徐州從事、公府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