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鑒賞作品的語言
花開有十幾朵,滿院便飄著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種清香。它的香比較強,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采幾朵放在養石子的水盆中,房間里便也飄散著香氣,讓人減少幾分懶洋洋,讓人心里警惕著:秋來了。
秋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一年、兩年過去了,總是在不安和焦慮中。怪誰呢,很難回答。
久居異鄉的兄長,業余喜好詩詞。前天寄來南宋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我把“領取而今現在”一句反復吟哦,覺得這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實不必深杯酒滿,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
領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獲得的意思,那么,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罷。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先是一驚,隨即悵然”。
①作者為什么吃驚?
答:因為□□□□□□□□(不超過8個字)
②聯系全文看,作者為什么悵然?
答:因為□□□□□□□□□□(不超過10個字)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不超過12個字)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分別使用了6個“便”字和5個“領取”,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①反復使用“便”字的好處是:□□□□□□□□□□□□□□□□□□□□□□□□□□□□□□□□□□□□(不超過26個字)
②反復使用“領取”的好處是:□□□□□□□□□□□□□□□□□□□□□□□□□□□□□□□□□□□□(不超過26個字)
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可以提醒人們秋的到來,讓人們減少一些惰
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為主要贊美那種“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對“領取而今現在”一句的吟哦讓人體味到一種悠然自得、面對現實的人生態度。
d.“領取自己那一份”,是勸慰人們要及時把握自己應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較手法,巧妙地寫出了玉簪花所散發出的與其他幾種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綠葉描寫為“綠波”,使人聯想到生活的長河,有廣闊的空間感和深邃的時間感。
第1題考查評述文章內容的能力,答案是①沒幾天便是立秋;②收獲季節卻兩手空空。
第①小題不用多說。解答第②小題一定要依據試題的提示“聯系全文看”,因為到了第六段作者才說出悵然的原因:“秋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
第2題為鑒賞表達技巧(也可以看作評價文中材料的作用——評述思想內容)。文中說,太陽花又名死不了,死不了也被我種死了。接著說“玉簪花卻不同”,以下寫出玉簪花的強大生命力。據此了解,本題的答案是:反襯玉簪花的生命力。
第3題是鑒賞語言的試題。第一自然段使用6個“便”字,等于告訴你這里運用了修辭上的反復。“便”在文中是副詞,起修辭、限制動詞或形容詞的作用,這里修飾的是動詞“是”,“是”后面是一個個節令。“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又可以表示前后時間緊接著。文章連用“便”將一個個節令緊湊地銜接在一起,中間連標點都省略了,讀起來一氣貫穿,仿佛一個個節氣從眼前飛過。據此,本小題的答案是:將一個個節氣緊湊地銜接起來,強調時光的飛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