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車行教學全案
二、《蜀道難》與《兵車行》的體裁、筆法、風格之比較
李詩襲用舊題,杜詩自創新題。李詩以寫景為主,形象出自主觀想像;杜詩以敘事為主,形象出自真實生活。李詩直抒胸臆,感情充沛氣勢逼人;杜詩寓情于事,愁腸百結情感深沉。李詩多用比喻、夸張、想像等手法,跳躍騰挪勢如江河,為浪漫主義杰作;杜詩寫場面、記言辭,凝重深厚針嚴線密,為現實主義名篇。李詩飄逸空靈雄奇奔放,杜詩沉郁頓挫厚重質實。
三、前人品評集錦
弘歷敕編《唐宋詩醇》:此體創自老杜,諷刺時事而托為征夫問答之辭……篇首寫得行色匆匆,筆勢洶涌,如風潮驟至。不可逼視。以下出點行之頻,出開邊之非,然后正說時事。末以慘語結之。詞意沉郁,音節悲壯,此在地商聲,不可強為也。
何焯《義門讀書記》:篇中逐層相接。累累珠貫,弊中國以徼邊功,農桑廢而賦斂益急。不待祿山作逆,山東已有土崩之勢矣。況畿輔根本亦空虛如是,一朝有事,誰與守耶?借漢喻唐,借山東以切關西,尤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