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復習教學案
d.德國聯邦司法部長表示:“連接德國和中國的不僅是經濟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們在不斷靠近。‘德中法制對話’活動有助于達到這一目的。”
【答案】d
【解析】a郝明義認為“沒有越界不成閱讀,”逗號應放到后引號外;b項不用問號c“兩岸攜手、共渡難關”并列作謂語,頓號應為逗號。
【考點定位】本題以日常生活、時政性較強的事件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逗號、問號、引號的正確使用,都是平時運用中常見的錯誤,辨析時,要結合語境認真分析,尤其應注意分析區別“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中引號的用法。
5.(湖北卷)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
a.我想養只鴿子,讓它生鴿蛋給小孩兒玩。可是目前嚴重的問題是,有沒有壁虎,假定有了,會不會偷鴿蛋?
b.上海電影譯制片廠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樂之聲》、《王子復仇記》等等,為什么令人百看不厭?這首先還是歸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復興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
d.紅絲帶——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標志,象征著我們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關心,象征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象征著我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答案】d
【解析】a項是陳述句,無疑問語氣,所以句末應該用句號;b項冒號表示列舉的時候應該是完全列舉,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號應該刪去;c項括號應在引號外,括號內容只是注釋引用語的出處而不是對句內成分到注釋,所以不能在引號內。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近幾年來,考試頻率最高的知識點有:①問號的使用。②引號與相關點號的位置關系。③用句號、冒號、分號、逗號、頓號顯示文章的層次。
6.(重慶卷)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回答問題。(只填序號)
看到“好朋友”三個字,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朵。忘記了我們是什么時候認
① ② ③
識的了,可能大概是一個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的日子吧。“物以類聚”似乎是為我們兩人誕
④ ⑤ ⑥
生的,因為我們都是屬于排骨級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她比我更瘦——我充其量是一個
⑦ ⑧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