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講 正確使用詞語
c.我站在畦間的溝里四望,嫩綠的葉子齊整地一順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圖案畫,心中頓生一種不可名狀的快感。
d.由于發表網絡歌曲的門檻很低,網友原創的歌曲都可以傳到網絡上去,這也造成了網絡歌曲創作的魚目混珠。
【答案】d
【解析】魚目混珠: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含貶義。
【專家點評】在語言環境中推敲、甄別單個實詞的使用,它沒有了近義實詞分辨時的比照物,語境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做題時務必結合詞語義與語境需要去認真琢磨。
考點2:近義實詞比較式考查
【例題】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近期,中國觀眾有幸目睹了來自意大利龐貝古城的遺珍,它們清晰地再現了古城被埋沒前最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隊 的姚明,出席“護鯊行動從我做起”的活動時說:“今后,本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拒絕食用魚翅。”
③書的封面設計 于書籍出版發行的整體規劃,同時必須結合書的內容特點和讀者對象進行構思。
a.時間 效勞 從屬 b.瞬間 效力 從屬
c.瞬間 效勞 歸屬 d.時間 效力 歸屬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三組詞語分別側重考查辨析詞語含義、語氣色彩、使用習慣。“時間”是概念的總稱,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點時間,“瞬間”指極短的時間,從“被埋沒前最后”可以看出,此處應是“極短的一段時間”,故為“瞬間”。“效勞”含有自謙語氣,語句是以第三人稱陳述客觀事實,應為“效力”。“歸屬”一般不能與“于”連用,故此處應為“從屬”。b項為本題正確選項。
【專家點評】考查的近義詞中,既有音同近義詞,也有音異近義詞;考查類型包括搭配習慣、聯系對象、詞義側重點三種;題干信息多為時事性較強的新聞材料,選用語料緊密聯系社會現象中前沿性東西,極強的新聞效應。
考點3:虛實并用混合式考查
【例題】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方永剛既是“知者”, 是一個“行者”。他通過腳踏實地地 黨的創新理論,使得黨的創新理論的威力通過傳播者知行統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來。
a.也 躬身 體現 b.更 躬行 發揮
c.更 躬身 體現 d.也 躬行 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