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詞語專題復習教案
3、不可誤用介詞
a、該用這個介詞而誤用了那個介詞
(1)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對城市交通帶來不便。
(2)革命的后代,決不能靠借老子的光,從優越舒適的小天地里成長。
(3)對于金沙江,我曾聽人講過不少優美的故事。
(4)如果國家能夠多生產一些這類配件,就可以把節省下來的外匯,進口我國暫時還不能生產的儀器。
(1)中的“對”應改為“給”。(2)中的“從”應改為“在”。(3)中的“對于”應改為“關于”。(4)中的“把”應改為“用”。
b.介詞賓語不完整
介詞不能單獨使用,后邊必須有完整的介詞賓語。
(1)新秧歌劇在教育群眾,引導群眾參加斗爭都有一定貢獻。
(2)這與魯迅當時認為文學是改變國民精神的有力武器基本一致。
(3)這部電影在塑造周總理的形象所提供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
(1)(2)(3)句中的介詞賓語都不完整。(1)在“斗爭”的后邊應加上“等方面”。
(2)在“武器”的后邊應加上“的觀點”。(3)在“形象”的后邊應加上“方面”。
c.介詞同后進的介詞賓語不搭配
(1)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多次指示我們將占用的校舍盡早搬出。
(2)動物園根據大熊貓安排了大熊貓所需要的生活環境。
(3)當地球穿過彗星軌道,我們就能看到流星雨。
(4)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對揭露敵人本質與表現我軍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1)錯用“將”,使前后文不搭配。應改為“從占用的校舍里搬出來”。(2)“根據”不能同“大熊貓”搭配,應改為“根據大熊貓的習性”。(3)應在”軌道”的后邊加上“的時候”。(4)介詞“對”的后邊不能用“……上”,應把“上”刪去。
三、代詞誤用
1.指代不清
下面的例句中使用代詞而未出現前詞。造成了指代內容不清楚。
(1)洞庭湖氣勢磅礴。時而濁浪排空、時而皓月千里,那里有著名的岳陽摟,為湖光山色增加了光彩。
(2)《編輯部的故事》是一部受歡迎的電視劇,雖然只是表現了他們當中的一些小事,卻耐人尋味。
(3)在太陽的七色光帶中,它們的個性并不一樣。
(1)中“那里”指代不明,因為岳陽樓顯然不能建在洞庭湖上!澳抢铩睉臑椤昂叀。(2)中“他們”沒有前詞,指代不明,應改為“編輯們”。(3)中“它們”無替代對象,應改為“七色光”。
2.關系不明
下面例句中代詞和前詞的關系都不清楚。
(1)煤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的主要能源,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四個現代化的發展速度。
(2)農民們富了,想出去旅游,這是極其自然的事,不必把那同什么浪費金錢、不知發展生產聯系在一起。
(3)校長及時找宋霞談心,指出她打退堂鼓是沒有充分認識到有利條件,鼓勵他克服一切困難,按時完成任務。
(1)中的“它”指代內容不明,前詞不清楚。(2)中同一前詞的后邊出現了“這”和“那”兩個不同的代詞,應都用“這”。(3)中同一前詞后邊分用“她”、“他”,性別不一致,應都用“她”。
(4)如果我們知道先進單位的缺點,卻不嚴肅認真地去幫助它。反而毫無原則地掩蓋它,對先進單位就有害無益了。
(5)政協委員們希望改革醫療制度,他們認為目前有些醫務人員素質較低,應當多方面提高他們的醫療水平和道德水平,完善管理機制,糾正濫收費的現象。
在一段話里,同一個代詞,它所指代的內容應該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前詞是同一的,不能暗中轉換指代內容。(4)中前一個“它”指先進單位,后一個“它”指缺點,應把后一個“它”改為“缺點”。(5)中前一個“他們”指政協委員,后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