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
(2)從寫作角度分析,整個時代社會的悲劇通過夫妻的離散來表現,抓住這一點,就能較好地理解“以小見大”的手法。
【答案】 (1)“今春還聽杜鵑啼”一句飽含著詩人多年來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無限辛酸;新的一年,籠罩在他心頭的陰影仍是那樣沉重。一個“還”字,貫穿了過去與現在,交織著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國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對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復國的不滿與控訴。
(2)詞的上片敘述了金兵攻占汴京后詩人拋妻別子、流落江南的痛苦,下片則寫對重逢的向往,表達了自己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此詞所寫夫妻離散的個人愁緒之深、之重,反映了整個時代的社會悲劇;所抒懷念親人的一己之情,亦包含了懷念故土的愛國意義。
3.(XX年杭州學軍中學三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長相思
□ 李 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1)詞中“相思楓葉丹”與杜牧的《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都寫了楓葉,兩者表達的情感是否一樣?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下片“菊花開,菊花殘”兩句對表現主題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一樣。前者通過“楓葉丹”來寫秋之深,從而表現相思之苦;后者以春天的“二月花”來比喻楓葉,一掃常見的凄涼黯淡,透露出欣喜昂揚之情。
(2)點明時令是秋季,從花開到花落的時間長,說明相思之久;用“殘”字渲染出蕭瑟冷清的氣氛,襯托出愁苦的心情。
4.閱讀下面一首清詩,回答問題。
春 愁
□ 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中國臺灣。
(1)你認為“春愁難遣強看山”一句的詩眼是什么?為什么?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點?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詩眼是“強”,這里的“強”是指作者勉強打起精神,這句話是說雖然時值春天,但國恨家仇難以消除,勉強地借觀看山景來排遣胸中的苦悶。
(2)這首詩運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在割臺一周年之日,作者難以平息胸中的狂潮。所謂“春愁”,即因此而生,勉強出戶游山的舉動,并未消除胸中郁悶。個人的悲痛與廣大臺灣同胞的血淚交織到一起,譜寫了一曲愛國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