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常用詞語(包括熟語)考點歸納復習教案
在一些詞典中的釋義都是“一次又一次”。確實,二者意思差不多,有時也可以互換,但是它們還是有一些區別。在表示人的主動的動作行為的動詞前面用“一再”和“再三”都可以,如“母親一再/再三囑咐孩子要注意安全”;但前者側重于“反復”之意,而后者著重于“重復”某項動作等,有短時間內重復做某事的意思,在不是人的主動的動作行為的動詞前面就只能用“一再”而不能用“再三”,本試題的情況就是這樣。因為“動蕩”的主體不是人,而是“中美關系”;“動蕩”也不是人所主動做出的,而是對“中美關系”狀況的一種描述,所以這里只能以“一再”。
“徘徊再三”和“猶豫再三”中“再三”也不能換成“一再”。
11.稍微/多少
如高考試題:你比他只是________差一點,其實兩人不相上下。(有人指責這道題有前后矛盾的錯誤)
“稍微”和“多少”在一些詞典中的釋義也差不多,即都表示“數量不多、程度不深”,甚至說“多少”的意思就是“稍微”。二者有時也可以互換使用,例如“他比你稍微/多少高一點”。但這兩個副詞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區別,這里的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多少”與“稍微”在程度上不同:前者意在承認某種情況,含或多或少都有之意;而后者強調很少;另一方面“稍微”能夠與表示限制的范圍副詞“只”連用,“多少”就不能。這就是為什么該句只能用“稍微”,不能用“多少”的原因。“稍微”和“多少”還有其它一些區別,“多少”,可指不定的數量(或多,或少);“稍微”,表數量不多,或程度不深。如試題中,只能說“你比他只是稍微差一點,其實兩人不相上下”,不能說“你比他只是多少差一點,其實兩人不相上下”。
12.往往/常常
如高考試題:這幾天我_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子郵件。
①“往往”是對于到目前為止出現的情況的總結,有一定的規律性,不用于主觀意愿。
“常常”單純指動作的重復,不一定有規律性,可以用于主觀意愿。
因此,“常常”可用于將來的事情,“往往”不能。如“請你常常來。”“我一定常常來。”“他希望常常去。”
②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與動作有關的情況、條件或結果,“常常”沒有這種限制。
如:每逢節日或星期天,我們往往到廠礦去演出。(我們常常演出。)/小劉往往一個人上街。(小劉常常上街。)
13.逐步/逐漸
如題:他們學習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決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
“逐步”。“逐步”和“逐漸”都表示事物的發展進程,但“逐步”側重于分步性,“逐漸”側重于漸進性,“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是分步實施的,故用“逐步”。
14.再/又
在表示動作重復或繼續時,“再”用于未實現的,“又”用于已實現的。
如:再唱一個(待重復)/又唱了一個(已重復)
再躺一會兒(待重復)/又躺了一會兒(已重復)
如高考題:他拿起望遠鏡看了一陣,想了一會兒,接著在地圖上飛快地畫了一些符號,然后用望遠鏡仔細地再看了一陣。
15.一起/一齊
“一齊”表示在時間上同時發生的事情,“一起”(相當于“一塊兒”)則表示在空間上合在一處或在同一地點發生的事情,二者一般不能互換。
他跟社員一起(不能用“一齊”)勞動了三個月。
大家一齊(不能用“一起”)鼓起掌來。/人和行李一齊(不能用“一起”)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