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備考沖刺專題復習
(2)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劉禹錫在詩中為什么只寫沖天而上的一鶴?有何深意?
答:
答案:(2)借一鶴沖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向上的積極精神。
12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別滁①
歐陽修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注:①作者于慶歷五年(1045)八月貶為滁州知州,做了兩年多地方官。慶歷八年改任揚州知州,滁州父老親故為作者餞行,本詩即寫當時情景。
有人說這首離別詩的感情基調是樂觀開朗的,你認同這種說法嗎?為什么?請結合全詩作具體賞析。
答:
答案:認同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樂觀開朗的。詩一開頭就寫明媚的景物,渲染餞行時的熱烈氣氛,為全詩定下樂觀開朗的基調。后來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樣開懷暢飲,不愿弦管演奏離別的曲調,表現了樂觀豁達的情懷。
13 閱讀與賞析下面唐詩、宋詩各一首,完成(1)—(3)題。
甲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乙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這兩首詩,詩題完全相同,但作者對“柳”的態度完全不同,根據詩意,簡要說明。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