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②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譯文:
③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
譯文:
【參考答案】
1.c(嘉獎贊賞)
2.c(a都是表轉折;b都是介詞,表處所;c①表承接,于是;②表方式,趁著;d表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對象,用。)
3.d
4.b(文中并沒有表現馮立痛改前非的意思。)
5.①當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強而做官的時候,他曾遍游越東各地,泛舟東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
②王羲之的書法到了晚年才漸入佳境,看來他所以能有這么深的造詣,是因為他刻苦用功所達到的結果,而不是天才所致。
③或者是想推廣王羲之臨池苦學的事跡來勉勵這里的學生嗎?
【參考譯文】
馮立,同州馮翊人。身懷武藝,偶爾也做做抄抄寫寫的事務,隱太子李建成引薦為護衛將軍,將身家性命托付給他。太子被殺后,太子左右侍從全都逃跑離散了。馮立感慨地說:“哪里有一生受其恩惠,而在他遭難時逃走的道理!”于是率領士兵攻打玄武門,一番苦戰,殺了將軍敬君。然后對他手下說:“稍稍可以報答太子了。”于是放下武器逃跑到野外。不久又回來請罪。太宗訓斥他道:“你離間我兄弟,阻隔我手足之情,你罪過之一;發兵攻打玄武門,殺死我的將領,你罪過之二,怎么能免于死呢?”馮立回答說:“委身侍奉主子,只圖為主子效命,該為主子而戰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那么多了。”于是痛哭流涕,悲不能已。太宗寬敕了他,馮立回去后,對他的親友說:“受此不殺之莫大恩惠,有朝一日當以死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