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正確使用成語和熟語復習1
【分析】特立獨行:獨特地立身行事。形容行為高潔,不隨波逐流。立,立身;行,做事。由詞義可以看出該詞的使用對象是人,而例句說的卻是“歷史”,很顯然把成語望文生義地想為“獨特”,而沒有顧及使用的范圍、對象。
例7.身處春秋鼎盛的時代,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青年應該奮發有為,積極向上,刻苦學習,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全國i卷)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處在壯年。春秋,指年齡;鼎,正當。例句中成語“春秋鼎盛”修飾的對象是“時代”,對象用錯。
例8.新版電視劇《四世同堂》引起爭議,有人認為該劇加進了太多現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畫卷變得南腔北調,丟掉了原著的靈魂。(全國ii卷)
【分析】南腔北調:形容口音不純,摻雜方音。用于寫“口音”而不用于“生活畫卷”,不能把訴諸聽覺的變成訴諸視覺的,對象用錯。
例9.現在少數媒體放著有重要新聞價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聞就筆走龍蛇,這種做法真是令人費解。
【分析】筆走龍蛇:形容書法或文章灑脫雄健,很有氣勢。例句中卻用來說“做法”,當屬用錯對象。
例10.雖然計算機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但擁有了它并不意味著一切工作都會那么輕而易舉,一揮而就。(湖南卷)
【分析】一揮而就:一揮筆就完成了,形容詩文、書畫很快就寫好畫好了。揮,揮筆。很明顯“一揮而就”的適用對象應為“詩文、書畫”,而例句的對象為“工作”,錯。
例11.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發表,這次出版對編輯來說也有點敝帚自珍的意味。(遼寧卷)
【分析】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掃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不好,卻非常珍愛。從意義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適用于對自己,而不能用于別人。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編輯”自己的,當屬于對象用錯。
三、褒貶誤用
成語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過程中,就要分辨出這些成語的褒貶色彩,否則就會產生誤用現象。如:
例12.再完美的機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機會主義,暴利主義成為心底橫行之猛獸,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價,破壞制度與規則者也會前赴后繼。(山東卷)
【分析】前赴后繼:前面的趕過去,后面的緊跟上,比喻連續不斷,勇往直前。這是褒義詞,常用來形容在革命戰爭年代人們不斷地投入戰斗,奮勇沖在前面,表現的是革命斗爭的英勇壯烈。而例句中用于“破壞制度與規則者”明顯的褒貶不當。當然,在這個例句中,如果給成語加上一個引號,它就具有了一種諷刺幽默的意味,就變成了成語的活用。但遺憾的是命題人并沒有要活用它的意思。
例13.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額錢款時,猝死于作案現場。他一生惡貫滿盈,真是死得其所。(江西卷)
【分析】死得其所: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褒義詞。而例句中“歹徒”“一生惡貫滿盈”怎能“死得其所”,只能是“死有余辜”。
四、不合語境
成語的使用還要注意到與語境的和諧,不能不合慣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語與其所在的語境不能協調,使用就不恰當。如:
例14.大型實景舞劇《長恨歌》的演員們充分利用華清池的空間,以優美的舞姿把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愛情悲劇演繹得動人心弦,幻若夢境。(山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