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基礎知識專題復習學案(四)
孝景四年,冊封栗太子,任命竇嬰為老師,七年,栗太子被廢黜,竇嬰便稱病辭官,隱居在藍田終南山下數月,竇嬰的各位賓客辯士前去勸說,沒有人能使他回來。梁人高遂于是前去游說:“能夠使將軍富貴的,是皇上;能夠寵愛將軍的,是太后。現在將軍擔任太子的老師,太子被廢黜而不能爭辯;爭辯也沒有人聽,又不能去死。自己稱病辭官,攜趙女隱居而不上朝。這是自我表白而宣揚皇上的過失。那么妻子兒女就將被誅殺無一幸免了。”竇嬰認為他說得對,于是出山,像以前一樣入朝拜見。
桃侯被免相位后,竇太后在皇上面前屢次舉薦魏其侯。景帝說:“太后難道認為我有所吝惜,不任用魏其侯為丞相嗎?魏其侯沾沾自喜,辦事常常草率輕浮,很難勝任丞相,擔當重任。”
于是不任用竇嬰,而任用建陵侯衛綰做了臣相。
景帝六年,太后駕崩。竇嬰失去竇太后(的支持),就更加遭到疏遠而不得任用,沒有了權勢。
評論說:竇嬰憑借外戚的身份而擔當重任,聲名顯赫,位處卿侯,定下大業。然而竇嬰不懂得應時而變。兇蠻與仁德交會,待時發作,憑借福祉在其中(“藉福”,一說指人名),哪里能挽救這失敗呢?遇合自有天命,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