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辨析并修改病句1
3、依據事理。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邏輯”的病句。
如“機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安全的重要條件”一句,機器質量好可以保證生產安全,機器質量壞也能保證生產安全嗎?可見本句判斷不合事理。又如“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話劇《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的排練之中”一句,“日前”與“正在”自相矛盾,“日前”指今日以前,“正在”表示現在正在做,這兩個詞語連用不合邏輯。
二、修改病句
就高考說,辨析病句每年必考,修改病句有時考有時不考;就平時語言運用說,修改病句的實際價值更大,因為表達中的病句主要靠自己改,在改中提高表達能力。就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的關系看,辨析是前提,修改是目的,是結果。
(一)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
1、增補。對成分殘缺的病句用增補法,缺什么成分就補什么成分。
2、刪除。對成分“贅余”的病句用刪除法刪去多余的,對自相矛盾的邏輯病句,依據實際情況刪除矛盾的一方。
3、調換。對搭配不當及語序不當的病句,適當調換詞句的位置;對前后失卻照應的病句,適當調整,以使前后照應。
4、精簡。對句式雜糅、結構混亂的病句,適當精簡,以使語句表達方式具有單一性。能用多種方法改的,選用最簡便的一種。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1、真實性原則。
要盡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萬不要違背原意,另起爐灶。
如“后來沒有辦法,他只好打電話給她留的那個地址,但是沒有人接,那可真急壞了他”一句中,“他只好打電話給她留的那個地址”搭配不當,“打電話給地址”說不通。根據全句的意思,參照“她留的那個地址”,有語病的這一部分應該修改為這樣:他只好按照她留的地址打電話。這樣的修改保持了原句要表達的意思。這是用的“調換”法。如果改為“他只好給她打電話”,就沒有保持原句的意思。
2、針對性原則。
要針對病句的實際情況作修改,也就是說,哪兒有毛病,就改哪兒;是什么毛病,就用什么方法。
如“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轉會申請”一句中,“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屬于成分贅余,應該就在這里刪除其中的一個,而不要節外生枝。又如“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勞動嗎?據科學家統計,蜜蜂每釀造一斤蜜,大約要采集50萬朵的花粉”一句中,“采集”“花粉”是搭配恰當的,而“50萬朵的花粉”是搭配不當——定語與它的中心語搭配不當,可以就在“朵”的后面一個“花”,修改為“50萬朵花的花粉”。
3、經濟性原則。
所謂經濟性原則就是要“多就少改”。如調整語序可以盡量不增刪;改一處可以的就不要改兩處等。
如“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一句中,犯有詞語位置不當的毛病,“關于……事件”這個介賓短語不能放在主語“世界各大報紙”之后,修改方法之一,把它移到主語之前,或者將“關于”改為“對于”。這兩種修改方法,后者更節省。
4、瞻前顧后原則。
修改病句往往不是給一個孤立的句子讓我們修改,通常是給一段文字,特別是給一段應用文,讓我們修改其中的語病,因此必須瞻前顧后,統攬全局,否則修改就會不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