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c劉安世任諫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顯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馬光,目的是寫劉安世在司馬光的教誨和精神感召下,捐身報國,是一個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登進士第,不就選。
譯文:
(2) 正得罪流放,無問遠近,吾當從汝之所。
譯文:
答案
1、 c(拜官授職)
2、 b(a指任諫官; c指有膽識,敢作敢為; d指當權。)
3、 a(以介詞,都解作“用”。或,有時;有的人。)
4、 d(②劉安世向母親說的不就任的托辭; ⑤寫他在家時沒有懈怠的面容,久坐而不傾身依靠)
5、 b(劉安世的父親一生都想做諫官卻沒能做成,最終只任太仆卿。)
6、 (1)(劉安世)中了進士,卻沒有去參加銓選。
(2)縱使遭罪被流放,不論遠近,我一定會隨著你去。
參考譯文:
劉安世,字器之,父親劉航,最后任太仆卿。劉安世考中了進士,沒有去參加銓選,向司馬光求學,詢問盡心行已的要旨。司馬光用誠信來教導他,并要求他從不說假話開始。授官任起居舍人兼左司諫,后又晉升為左諫議大夫。安世身材魁偉,容貌端莊,聲如洪鐘。起初任命為諫官,還未受命,回到家里對母親說:“朝廷不因為我安世不賢,讓我任諫官。倘若就任這個官職,那就要有膽識也敢于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以自己的生命來擔負起職責。如果冒犯了皇上,災禍貶官就會立刻到來。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說我以母親年老為托辭,應當可以避免任此官職。”母親說:“這就不對了。我聽說諫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諍諫的重臣,你父親一生都想做這樣的官卻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職,你應當獻出生命來報效國家的大恩。縱使遭罪被流放,不論遠近,我一定會隨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職。他在職多年,神色嚴肅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當面指斥,在朝廷上諫爭,有時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著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氣稍解,再上前爭辯。旁邊陪侍的人在遠觀看,縮著頭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稱作“殿上虎”,一時間沒有人不敬仰他。在家中居住時也從沒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會側身倚靠。寫字從不用草書,不喜歡歌舞女色珍寶財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賢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巋然獨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顯赫。(宦官)梁師成把持朝政,心中嘆服他的才德,找到一個安世身前身后奔走的名叫吳默的小吏,讓他帶一封信給安世,用封大官來引誘他。吳默勸他為子孫們考慮,安世笑著回答:“我如果要為子孫考慮,就不會是這樣子。我想做元年間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見我老師的司馬光。”退還了梁思成的信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