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正確使用熟語
b.老兄,這是我第一次向您提出不情之請,你可一定要幫忙,就算給小弟一個面子了,好不好?
c.其實,我哪里是刻苦,只不過我知道自己接受能力差,這又是一門很難學的專業很強的學科,于是便笨鳥先飛罷了。
d.這幾件東西是從我曾祖父 那兒留傳下來的,雖然值不得幾個錢,但敝帚自珍,我可是舍不得出手的。[來源:第一范文網]
通關目標6:
【跟蹤練習】1.c(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與語境“一馬當先”之類的意思不符)。2.b(“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緩”都指事情十分緊迫,得馬上去做。
a.“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等來來往往,接連不斷;“不絕如縷”意即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形容情勢十分危急,或形容聲音幽微不絕。c.“安之若素”中的“之”一般指不順利、不如意的情況;“隨遇而安”表示能適應各種環境,不一定有所指。d.“置之度外”形容不放在心上,含褒義;“漠然置之”指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用在本應自己關心處理的事情上,含貶義)。3.d(“蕓蕓眾生”與“所有”重復)。
【通關演習】1.d(開宗明義:指說話、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不合語境。a.獨占鰲頭: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b.大是大非:指帶有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c.蛛絲馬跡: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2.b(具體而微:事物內容已大體具備,只是規模或形狀小些。不合語境,此處應使用“細致入微”。a.不遺余力:不留存剩余的力量,意思是毫無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此處使用正確。c.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用來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含貶義,此處使用正確。d.虛無縹緲:形容虛幻渺茫、不可捉摸或不可靠的事物。此處使用正確)。3.c(魚目混珠,拿魚眼睛來冒充珍珠,用來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符合此處語境。a.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用來表示做得妥當。不符合此處語境,應使用“無可替代”。b.潛滋暗長:指思想、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滋生發展。“影響”,強調的是變化,此處應該使用“潛移默化”。d.集腋成裘: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一件皮袍。用來比喻積少成多。多含褒義,不符合此處語境)。4.b(a.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應用“另眼相看”。c.心腹之患: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嚴重禍害,也泛指最大的隱患。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d .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這里應用“雪中送炭”)。5.a(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愿隨便遷往別處。與句意不符。b.付諸東流: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c.獨善其身:做不了官,就搞好自身的修養。d.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6.d(如沐春風:同“如坐春風”,像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并受到熏陶,猶言和高人相處,就像受到春風的吹拂一般。成語中的“春風”不再是本義,而是比喻義。現多指受到老師的教導)。7.a(b.滔滔不絕:形容口才很好,說話不間斷,且一般作定語。c.當面鑼對面鼓:比喻面對面的商討和爭論,語境不妥。d.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這里與成績無關)。8.a(一言九鼎:敬辭。別人說話頂用,受到大家尊重。b.洗耳恭聽:謙辭。形容恭敬而認真地聽人講話,多用于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c.無功受祿: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d.敬謝不敏: 敬,恭敬;謝,推辭;不敏,不聰明,沒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沒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客氣話)。9.a(忝列門墻:忝,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師門。b.不情之請:客套話,不合情理的請求,向人求助時稱自己的請求。c.笨鳥先飛: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別人先行一步。d.敝帚自珍:一個破掃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東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祖父那兒留傳下來的,雖然值不得幾個錢,但敝帚自珍,我可是舍不得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