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核心閱讀復習
答案:司馬懿聽說蜀軍已退,認為諸葛亮死了,便親自帶兵追趕。突然,一輛四輪車從蜀軍中殺了出來,車上坐著諸葛亮。司馬懿嚇壞了,以為中了諸葛亮之計,趕緊回逃。一直逃了五十多里才停下來,問:“我的腦袋還在嗎?”知道蜀兵已遠去,他才放心了。后來得知,所見僅是木像。
六、司馬軍團崛起,三國歸晉——第105回到第120回。
這一部分是三國故事的大結局。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愿,九伐中原,與鄧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劉禪昏庸,徒勞無功。最后,司馬炎奪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隨后,蜀吳均告滅亡,三國歸晉。
情節脈絡:
諸葛亮死后,蜀后主劉禪寵信宦官,不理朝政,國勢日趨衰微。魏景元四年,司馬昭令鐘會、鄧艾伐蜀,劉禪投降,被封為安樂公,蜀漢滅亡。魏自曹睿死后,大權先被司馬懿控制,后又被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司馬昭所掌握。魏咸熙二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代魏而自稱晉帝,魏滅亡。晉建國后,于咸寧六年滅了東吳,自此三國時代結束,晉帝司馬炎統一天下。
核心故事:
(1)政歸司馬氏
曹魏內部爭奪統治權。司馬懿統領兵馬,又平了遼東的叛亂,威望很高。魏主曹睿病故,幼子曹芳繼位,由大將軍曹爽管理政事,司馬懿執掌兵馬。曹爽與司馬懿爭權奪利,司馬懿得勝,殺了曹爽,獨掌曹魏軍政大權。曹爽的親屬夏侯霸投奔蜀漢。司馬懿病故以后,司馬師弟兄共管國政。
(2)鐵籠山
司馬師弟兄征吳御蜀的兩次戰役。司馬師乘吳主孫權病故的機會,出兵征吳,東興一戰,被東吳老將丁奉殺敗。東吳乘勝連結蜀漢,夾攻曹魏。姜維進取南安,包圍魏軍。司馬昭被困在鐵籠山上,幸得南安守將郭淮率兵救援,才逃了性命。
(3)姜鄧斗智
姜維繼承諸葛亮進取中原的事業,四次北伐,在祁山一帶與魏將鄧艾大小數十戰,最后將鄧艾迫回渭水南岸,準備大舉進兵。鄧艾賄賂了蜀官宦黃皓,在成都散播流言,使后主猜疑姜維,下詔召回。
(4)討司馬
魏主曹芳懼怕司馬師,要暗召外兵討他。司馬師覺察了,廢了曹芳,立曹髦為主。司馬氏病故以后,司馬昭繼掌大權。魏鎮東將軍諸葛誕不服,連結東吳,大起淮南兵馬,來討司馬昭。司馬昭與曹髦親征淮南,苦戰數月,殺退吳軍,斬了諸葛誕。
(5)姜維避禍
司馬昭殺魏主曹髦,另立曹奐為帝。姜維乘魏國內亂,兩次北伐,把鄧艾包圍在祁山大寨。鄧艾在危急之中,行使反間,收買蜀中宦官黃皓,勸蜀主召回姜維。姜維要斬黃皓,蜀主不許。姜維恐黃皓陷害,只得率領部下,往沓中屯田避禍。
(6)二士爭功
司馬昭遣鐘會、鄧艾分路伐蜀。鐘會取了漢中;鄧艾偷渡陰平,取了成都。滅蜀后,鐘、韓爭功,姜維從中用計,鐘、鄧二人相繼被殺,姜維也死于亂軍之中。
(7)三國歸晉
司馬昭病死,長子司馬炎嗣位,費了魏帝,建立晉朝。司馬炎用名將羊祜遺策,出兵征吳;吳主孫皓投降,三國歸于一統。
閱讀記憶保鮮
㈠ 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
a.諸葛亮死后,三國各自罷兵。魏主曹睿耽于聲色,在許昌大興土木,將長安漢武帝時修建的承露盤拆往許昌。眾官進諫,曹睿不聽。
b. 魏景初三年春,曹睿病死。臨終前,效法劉備托孤,把年幼的兒子曹芳托付給司馬懿,并封曹真的兒子曹爽為大將軍,總攝朝政。司馬懿和曹爽扶立曹芳登上帝位,二人輔佐曹芳執政。曹爽是個紈绔子弟,很看不起司馬懿,就奪了他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