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輪復習—必修1經濟生活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不定選擇題:
【例題4】 在消費者和龐大的人群中,有的支出無計劃;有的為了撐面子,不惜舉債消費;有的消費頭腦清醒,不隨大流;有的為了避免“白色污染”、節約消費,重新挎起了菜籃;有的戒奢以儉,只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回答1—2題:
1.摒棄塑料包裝,重新挎起菜籃,這種消費行為屬于:
a.屬于綠色消費行為 b.能節約資源
c.有益于環保和人們的身心健康 d.其核心是可持續發展
2.“戒奢以儉”是:
a.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作風的體現 b.是抑制消費的行為
c.是適合我國國情,值得提倡的舉措 d.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應發揚光大
【解析】 第1題從知識方面考查對綠色消費的理解,從能力上考查發散與聚合相結合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一個菜籃,發散出四個正確判斷。第2題考查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理解,acd分別從含義、國情、精神力量方面體現了題意。答案:1.abcd 2.acd
辨析題:
【例題5】觀點一:西方一位經濟學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說在蜜蜂的社會里,奢侈之風盛行,各行各業都興旺;當節儉之風代替奢侈之風后,社會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結論:個人的劣行也會推動社會進步。觀點二:我國古語: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請辨析兩種觀點。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關于消費對生產與人們生活的影響作用的掌握情況。消費影響生產與生活,但不能過分夸大消費的影響作用,否則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答案:(1)觀點一看到了消費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過分夸大了消費的作用,以致于鼓勵人們鋪張浪費,是錯誤的。
(2)觀點二強調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反對鋪張浪費,是正確的。但忽略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義,忽略了消費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是錯誤的。
(3)我們應該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才能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