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第一框題 身邊的侵害與保護
導入 新課:(帶領學生閱讀教材P90頁“姐弟倆路遇假警察”)
同學們,根據《北京青年報》2002年8月31日報紙報道:據統計,近年各類未成年人受傷害的事件呈上升趨勢。每年我國有近2萬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萬兒童受到車禍、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經成為危險環境的受害者。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復雜的,在我們的周圍也有可能會出現各種侵害我們的合法權益甚至是生命健康的情況。請問,你知道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們可能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嗎?在受到侵害的情況下,你知道我們應該怎樣有效的保護自嗎?這就是我們第九課第一框題“身邊的侵害與保護”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
展開教學:(板書)
1、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們青少年可能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侵害?還有哪些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這些侵害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什么影響?(板書)
1)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來自于意外事故的傷害以及家庭的傷害、學校的傷害和社會的傷害。(帶領閱讀教材P91頁的插圖故事,并進行分析說明)
周欣所受到的傷害是來自于意外事故的傷害;小創所受到的傷害是來自于家庭的傷害;畫中的同學們所受到的傷害是來自于學校的傷害;畫中的青少年們所受到的傷害是來自于社會的傷害。
2)在社會生活中還存在很多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
同學們,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可能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侵害或傷害:
我們可能受到來自于種種意外事故的傷害,例如,火災,洪澇災害,雷鳴閃電,風雪冰雹等各種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傷害;交通事故,觸電事故,房屋倒塌等各種人為事故所造成的傷害等。
我們還可能受到來自于自于家庭的傷害,有些家長、監護人對孩子比較粗暴,甚至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特別是女性未成年人和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有些家長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強迫孩子輟學經商、務農、做工;有些家長受各種落后思想的影響而強迫自己的孩子過早結婚或過早的訂立婚約;有些家長甚至以不健康的思想、品行教育未成年人,引導孩子從事一些不健康的活動;等等。
我們可能受到來自于學校的傷害,有些學校為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只讓學生學習升學考試學科,減少甚至不開非升學和非統考學科,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些學校為片面地追求升學率,而隨意追趕差生、勒令差生退學或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的學籍;有些學校忽略學生生活、學習的安全以致釀成事故;有的學校隨意將校舍或學校運動場、設施出租出售或挪著它用;老師教育教學法不當,存在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現象,使學生的身心受到一定的傷害;等等。
我們可能受到來自于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不法傷害,例如,社會上一些不法之徒為謀求經濟利益,雇傭童工、小女工;社會上一些不法之徒為謀求經濟利益,而向未成年人兜售宣傳暴力的、色情的等不健康的圖書、音像制品;社會上一些不法之徒為謀求經濟利益,而用游戲機、網吧甚至是色情誘惑青少年;有些娛樂場所如歌舞廳、夜總會、酒吧等違反規定,引誘未成年人進入;社會上一些不法之徒為謀求經濟利益,而把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偷盜、搶劫、詐騙、敲詐勒索甚至綁架未成年人;社會上一些不法之徒為謀求經濟利益,引誘、教唆未成人從事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如偷盜、搶劫、詐騙、敲詐勒索甚至綁架,或者吸毒販毒、賭博賣淫;等等。
3)(教師小結)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社會生活知識和經驗很少,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經驗和能力。由于我們的生活環境比較復雜,存在著很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和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嚴重的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甚至是會嚴重損害青少年的生命健康。
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青少年會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保護?我們為什么必須加強自我保護?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有效的保護自己嗎?(板書)
(教師小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青少年會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保護,(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確的規定了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各個方面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但在面對各種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的青少年,往往因為警惕性比較差,缺乏防范意識,缺乏自我保護的策略和方法而受到侵害和傷害。因此,青少年在積極爭取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護的同時,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要盡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面對各種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我們青少年應該積極爭取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保護;但是,如果這些保護不能及時到位,我們就要盡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國家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這樣的一些道理:
1)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可能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侵害或傷害,
2)我們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可能來自于意外事故,也可能來自于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
3)在面對各種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我們青少年也會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保護;
4)我們青少年在積極爭取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護的同時,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要盡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課后探究:
1、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們青少年可能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侵害?還有哪些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這些侵害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什么影響?
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青少年會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保護?我們為什么必須加強自我保護?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有效的保護自己嗎?
教案點評:
將教材中的圖片、插圖故事等多種形式的資料用于教學,讓學生從這些感性材料中了解自己可能受到哪些侵害,又會得到哪些保護。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見聞編成小品,在課堂上進行表演,然后討論、分析,在活動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