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精選2篇)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篇1
第六課 創造價值 承擔使命
第三節 肩負時代使命
第一框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和技能:通過教學,學生了解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明確在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如何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履行當代青年的使命。
2 、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堂交流以及教師講解明白當代青年肩負的責任。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意識到青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明確自身的使命、樹立主人翁精神和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預習本課,了解相關知識內容。
(2)查閱五.四運動資料和紅軍長征資料。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材料】:
XX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休假權受到侵害的青年可以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也可以撥打各地的"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舉報,各級團組織應積極協調幫助解決。
【教師提問】:此次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國家做出這樣的規定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略
【師】:國家這樣做主要是讓青年在節日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因為在任何一個時代中,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力的群體。青年既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一)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學生】:介紹五四運動由來
【師】:偉大的五四精神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崇高的責任感。五四時期,中華民族的命運風雨飄搖。正是憑著一種對民族命運的責任感,中國青年勇敢地走上歷史舞臺,投入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發揮了先鋒作用。正是基于五四運動中覺醒了的責任感,一批優秀青年為挽救民族危亡而上下求索,終于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了改造中國的革命實踐。
在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的今天,重溫先輩曾經承擔的偉大歷史使命,將激勵和鼓舞當代青年,更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跨世紀重任。
1、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師】:在當今中國,如何構建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
【學生】:略
【師】: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因而我們當代中國青年的神圣歷史使命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教材《操作平臺》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重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中國特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方面之間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因而要協調發展,不可偏廢。
2、在新長征的征途上奮勇前進
學生交流對紅軍長征的了解和感想。
【師小結】:當年紅軍翻山越嶺,以鮮血和生命捍衛自己忠實信念。成為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創舉,也是中國革命由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從此,開始了由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轉變,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最終實現了新中國的解放。
【教師展示資料】:
在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自70年前紅軍長征勝利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征,奪取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在新長征的征途上,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
這段話給我們青年學生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如今,時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我們青年學生已經不需要像前輩那樣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仍然要思考愛國與奉獻,理想與信念,責任與奮斗。要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勇于擔當歷史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教材相關鏈接】
【總結】:我們年輕的一代,應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巨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到改革和建設之中,以我們的青春和智慧,證明東方雄獅的不可侮,開創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明天!
四、學習訓練與評價提示:
本課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前活動準備中,查找有關五四運動和紅軍長征的資料,組織學生在課上交流,對學生查找的資料作出肯定。
本課的紅軍長征事例及感想討論活動中,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對于表現出色的同學給予肯定并在平時成績中予以記錄。
五、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容量較小,是第二框的情感鋪墊。
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將自己搜集的資料在班級中交流,深切體會前輩為民族為人民奮勇拼搏精神從而內化自身品質和信念進而轉化為行動,積極行使自己的時代使命。
在交流五四由來及具體事例時學生對那段歷史更了解了,對青年學生對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有了深切感受,激發了學生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討論紅軍長征故事及感想使學生對當代青年應如何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有了更好的啟發。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篇2
第六課 創造價值 承擔使命
第三節 肩負時代使命
第一框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不同時代的青年具有不同的歷史使命
(2)了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青年學生的個體行為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的關系
(3)正確認識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青年應該承擔的時代責任。
2、過程與方法:(案例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對XX年世界留下中國印記的案例分析和探討“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這一問題的學生活動,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將知識有效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堂教學,在相互的探討學習中,加深對社會責任意識的理解,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共同體驗民族精神,勇于擔當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二、
教學重點: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教學難點:在新長征的征途上奮勇前進的責任意識的內化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歷屆十大杰出青年主要事跡
三、教學過程
詩句導入:(ppt演示)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教師:
人是組成社會的個體,民族、國家是由人構成的整體。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人,尤其是青年擔當了重要的歷史責任,青年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1、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請學生看書,教材p42,歸納不同時代的青年承擔著不同的時代使命
表格(ppt演示)
歷史時期 歷史任務 時代責任
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改革開放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教師: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青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艱苦奮斗,勇于承擔使命,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標,當前正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實現第三步的過程中,請同學列舉在這些不同時期涌現的杰出青年代表。
學生活動:主題討論:
主題:1990、1999、XX年的十大杰出青年中,誰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要求:根據不同時期青年承擔的不同時代使命的角度來說明為什么讓我印象最深刻。
情景設置:ppt滾動播出歷屆十大杰出青年人物。
重點:在回顧歷屆杰出青年以及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的過程中,明確祖國改革開放30年來青年在其中的貢獻,體驗杰出青年身上體現的民族責任感。
學生討論3分鐘,小組代表回答,完成下表。(略)
時間 杰出青年代表 青年擔負的使命
第一步,從1980年到1990年 聶衛平、魏書生、王振國等 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人民的溫飽
第二步,到20世紀末 丁 榕、鄧 偉、侯新民等 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 向南林、宋征宇、張泉靈等 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大體上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附歷屆杰出青年人物:
鏈接:
首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是:聶衛平、魏書生、王振國、勾艷玲、楊吉奎、黃志紅、李登海、李潤虎、蔡偉素、張恩榮。(1990年評選,可以劃為第一步戰略目標實現涌現的杰出青年)
第十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
丁 榕(女) 福州鐵路公安處福州車站派出所副主任科員
鄧 偉 哈爾濱億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劉 誼 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呂巖松 人民日報社駐南斯拉夫記者
孫 雯(女) 中國女子足球隊隊長
吳奇修 湖南省漣源市茅塘鎮石門村黨支部書記
張 榮(女) 河南省西峽縣丁河鎮北峪村農民
張慶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
李洪濤 總參陸航某直升機團機務大隊戰士機械員
侯新民 甘肅省漳縣金鐘鄉斜坡希望小學校長
第19屆“08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向南林—— 愛軍精武,潛心踐行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沈陽軍區某部高炮團修理連班長;
趙海清(羌族)—— 舍生忘死,在汶川特大地震搶險救災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四川綿陽北川縣陳家壩鄉黨委書記
尼瑪拉木(女,藏族)—— 不畏艱險,穿梭于雪山峽谷為藏區百姓傳遞真情的云南德欽縣云嶺鄉郵政所郵遞員
劉春紅(女)——頑強拼搏,在奧運賽場上展示中國力量的國家舉重隊運動員;
宋征宇——勇攀高峰,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屢立戰功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
張泉靈(女)——奮不顧身,勇于追擊重大事件現場的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胡果(女)——奮筆耕耘,在重大事件中及時發出輿論先聲的人民日報政治新聞版主編;
金晶(女)——英勇無畏,用柔弱身軀毅然守護奧運火炬的上海普陀區市政工程管理署工會副主席;
王洪軍——勤學苦練,成功開創轎車修復新工藝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焊裝車間工長;
譚晶(女)——德藝雙馨,用優美歌聲和真摯愛心奉獻社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演員。
教師歸納:
不同時代的青年人有著不同的時代氣息,但是不變的是一代代青年人期盼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的激情和夢想。青年是民族未來的希望,是國家前途的希望,作為新時期的一代青年人,我們有著建設繁榮富強中國的遠大理想和重大責任,未來祖國建設成功與否,其命運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上。所以我們只有將個人與祖國緊緊聯系在一起,不畏艱難險阻,艱苦奮斗,才能創造出無悔的青春,才能更好去完成我們的光榮使命。
2.在新長征的征途上奮勇前進
請學生看書,教材p44,歸納我國目前的國情,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
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還需要繼續奮斗幾十年,青年學生應該擔當起怎樣的責任?
問:XX年,我國發生了哪些大事?(學生回答略)
教師介紹XX年世界留下了中國特殊的印記(ppt演示)
附:世界留下中國特殊印記
,是世界必將留下中國特殊印記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直觀度認識中國的一年。
這一年,是中國極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凍、汶川特大地震、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航天員漫步太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的堅強和勇敢感動世界,中國的膽識和智慧震撼世界。
這一年,是世界發生廣泛深刻變化的一年;是中國進一步向世界展開寬廣的胸襟,在與世界的融合中顯示出更多自信和自強的一年。全球化深入發展、大國關系變化多端、地區熱點此起彼伏、金融危機沖擊全球……世界更重視傾聽中國的聲音,中國更積極地承擔對世界的責任。
XX年,發生在中國的大事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場突發的特大地震,讓世界看到中國的人本情懷;一屆圓滿的體育盛會,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巨大活力;一次完美的航天之旅,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智慧和進步。
5月12日,里氏8.0級,汶川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近7萬人遇難,近1.8萬人失蹤,逾460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450億元。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行動,贏得國際社會贊譽;世界與中國感同身受,國際社會紛紛伸出援手。敬佩、奇跡、崇高、英勇……這樣的形容詞,頻繁出現在外國報章對中國的描述中。眾志成城、抗擊災難的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同情與尊重。
8月8日,北京奧運會輝煌揭幕,全球約20億人通過電視觀賞傳遞中國和平心聲的開幕式,享受以現代高科技濃縮五千年文明的“中國魅力之夜”。賽場上,204支運動隊奮力拼搏,所涵蓋地域之廣創奧運史新紀錄;賽場外,數萬名各國記者各顯神通,他們的報道不僅讓世人看到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奧運會,更看到一個開放、友善、豐富多彩的人文中國。英國記者布倫丹•奧尼爾感慨:“北京奧運會令世人難以忘懷。”
9月28日,神七航天員出艙。金秋時節,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在浩瀚的太空邁出中華民族第一步。從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從事載人航天探索的發展中國家。這不僅標志著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成功,更代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實力的增強。路透社評論說,神七“為中國經歷了地震悲劇和奧運熱情的一年添上了完美的一筆”,展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
播放視頻介紹:1.汶川地震——凝聚的力量,抗震救災英雄
2.金晶用身軀捍衛圣火的尊嚴
3.翟志剛實現太空漫步
視頻內容:廣東一企業老總在汶川地震發生的當天晚上趕赴災區,成為國家救援隊的一名自愿工作人員……子弟兵在災區奮戰的身影…….
奧運圣火在巴黎傳遞,少數分子企圖搶奪火炬,金晶用柔弱的身軀護衛圣火。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太空漫步的情景 ……
學生活動:主題討論
主題:從金晶、翟志剛、抗震救災志愿者的身上我們學到的應該具備的素養
要求:從普遍聯系的觀點思考個人與社會與國家的關系。
學生討論后回答 (略)
教師歸納:(ppt)演示:青年學生在新的長征中應該注重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應該具備:
1.正確的政治素養。
2.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
3.密切聯系群眾。
4.樹立團隊合作意識。
5.自強自立的社會責任感 6.不斷進取的風采。
小結并引申:我們要牢記我們的歷史使命,承擔起我們的社會責任,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任何人脫離了社會不可能生存和發展,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許許多多的人們敬業奉獻,為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我們將來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要為社會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不一定轟轟烈烈,但一定要實實在在。
再次出現導入的詩句: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學生結合詩句思考:作為課后思考,并深化本課內容:我能做些什么才能讓多數人更好的活。
結束語:
一個有理想的青年只有將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與祖國強盛、人民的幸福緊緊相聯,努力將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獻給他的那個時代,生命才有意義,青春的歲月才會更顯生動、精彩。
師生誦讀: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本課小結: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1. 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1)不同時代的青年有不同的歷史使命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青年承擔的時代使命
2.在新長征的路途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