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2
第六課 創造價值 承擔使命
第三節 肩負時代使命
第一框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不同時代的青年具有不同的歷史使命
(2)了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青年學生的個體行為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的關系
(3)正確認識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青年應該承擔的時代責任。
2、過程與方法:(案例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對XX年世界留下中國印記的案例分析和探討“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這一問題的學生活動,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將知識有效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堂教學,在相互的探討學習中,加深對社會責任意識的理解,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共同體驗民族精神,勇于擔當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二、
教學重點: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教學難點:在新長征的征途上奮勇前進的責任意識的內化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歷屆十大杰出青年主要事跡
三、教學過程
詩句導入:(ppt演示)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教師:
人是組成社會的個體,民族、國家是由人構成的整體。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人,尤其是青年擔當了重要的歷史責任,青年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1、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請學生看書,教材p42,歸納不同時代的青年承擔著不同的時代使命
表格(ppt演示)
歷史時期 歷史任務 時代責任
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改革開放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教師: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青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艱苦奮斗,勇于承擔使命,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標,當前正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實現第三步的過程中,請同學列舉在這些不同時期涌現的杰出青年代表。
學生活動:主題討論:
主題:1990、1999、XX年的十大杰出青年中,誰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要求:根據不同時期青年承擔的不同時代使命的角度來說明為什么讓我印象最深刻。
情景設置:ppt滾動播出歷屆十大杰出青年人物。
重點:在回顧歷屆杰出青年以及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的過程中,明確祖國改革開放30年來青年在其中的貢獻,體驗杰出青年身上體現的民族責任感。
學生討論3分鐘,小組代表回答,完成下表。(略)
時間 杰出青年代表 青年擔負的使命
第一步,從1980年到1990年 聶衛平、魏書生、王振國等 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人民的溫飽
第二步,到20世紀末 丁 榕、鄧 偉、侯新民等 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 向南林、宋征宇、張泉靈等 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大體上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