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哲學聯系的觀點復習教案
備考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哲學聯系的觀點
●考點突破
1.全面理解“聯系”的觀點
(1)含義: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2)聯系的地位:聯系是唯物辯證法的起點,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3)聯系具有辯證性。哲學上所講的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它不等同于事物的具體聯系。這種聯系的雙方既相互區別、相互排斥,又相互統一、相互貫通。
(4)聯系具有普遍性。唯物辯證法關于普遍聯系的觀點,是指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存在著。
聯系的普遍性主要表現在: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這些周圍的事物是該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一切事物的聯系不僅表現為橫的左鄰右舍的聯系,也表現為縱的前后相繼的聯系。第三,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聯系是普遍的,但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因為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有條件的。
(5)聯系具有客觀性。指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用主觀臆想的聯系來代替事物本身的聯系,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因此,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就是要把普遍聯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
(6)聯系具有條件性。任何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有條件的,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又在一定條件下發展、滅亡。因此,任何具體的聯系無不依賴于一定的條件,隨著條件的改變,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的性質、方式,也要發生變化。
(7)聯系具有可變性。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不表明聯系是不變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既承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又承認人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8)聯系具有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萬別、無限多樣的,事物的聯系也是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世界事物的多樣性決定了聯系的多樣性。其中,原因與結果、整體與部分的聯系就是事物普遍存在的兩種聯系。
(9)聯系觀點的方法論要求: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地看問題。在分析具體問題時,既要注意一事物與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繼的歷史聯系,分析事物發展的歷史過程。我們要善于根據原因預見事物的結果,從而正確指導自己的具體行動,使事物向人們期望的結果去發展。又要善于從結果中去分析原因,總結出經驗教訓。還要從整體著眼,處理好與局部的聯系,重視發揮局部作用。
2.事物聯系的客觀性與人的關系問題
(1)聯系的客觀性是指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系。也無法割斷事物的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聯系。否認聯系的客觀性,就會陷入唯心主義。
(2)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這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表現,并不是否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人們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必然聯系進行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如我國進行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改革,我們正在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與我國的商品經濟社會原本就存在著必然聯系。改革遵循了客觀經濟規律,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