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1
第六課 創造價值 承擔使命
第三節 肩負時代使命
第一框 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和技能:通過教學,學生了解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明確在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如何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履行當代青年的使命。
2 、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堂交流以及教師講解明白當代青年肩負的責任。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意識到青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明確自身的使命、樹立主人翁精神和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預習本課,了解相關知識內容。
(2)查閱五.四運動資料和紅軍長征資料。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材料】:
XX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休假權受到侵害的青年可以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也可以撥打各地的"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舉報,各級團組織應積極協調幫助解決。
【教師提問】:此次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國家做出這樣的規定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略
【師】:國家這樣做主要是讓青年在節日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因為在任何一個時代中,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力的群體。青年既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一)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
【學生】:介紹五四運動由來
【師】:偉大的五四精神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崇高的責任感。五四時期,中華民族的命運風雨飄搖。正是憑著一種對民族命運的責任感,中國青年勇敢地走上歷史舞臺,投入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發揮了先鋒作用。正是基于五四運動中覺醒了的責任感,一批優秀青年為挽救民族危亡而上下求索,終于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了改造中國的革命實踐。
在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的今天,重溫先輩曾經承擔的偉大歷史使命,將激勵和鼓舞當代青年,更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跨世紀重任。
1、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神圣使命
【師】:在當今中國,如何構建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
【學生】:略
【師】: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因而我們當代中國青年的神圣歷史使命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教材《操作平臺》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重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中國特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方面之間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因而要協調發展,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