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必修1-4(人教版)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民族平等是指我國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堅持民族平等原則是因為: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國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民族團結是指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堅持民族團結原則是因為:民族團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指在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是因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關系:①民族平等是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民族團結是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各民族共同繁榮是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②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2、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優越性★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
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民族鄉不屬于民族自治地方,是與鄉、鎮平級的行政單位。
民族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自治權。民族自治機關在行使一般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行使自治權,包括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3、我國宗教政策的基本內容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公民有信不信宗教的自由;信哪種宗教的自由;信同一宗教哪個教派的自由;什么時候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成為公民個人的私事。
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內容:①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并不保護一切宗教活動,對于那些打著宗教旗號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極端宗教勢力,國家要堅決打擊。②我國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為了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③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是為了抵御境外宗教勢力利用宗教對我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活動,并不反對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④我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為了發揮宗教的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