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價格
③商品的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只能使單位商品價值量發生變化。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數量越多,而價值總量一商品的數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無論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商品的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商品生產者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數量增加;又由于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會引起單位商品價值量的變化。從而商品的數量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的乘積增大。所以,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2)兩個意義
①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引起商品價值量降低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那為什么個別企業還要千方百計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呢?這是因為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后,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可以獲得額外利潤。所以,個別企業單獨提高勞動生產率,會使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②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意義。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個別企業競相提高勞動生產率,會導致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數量增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下降,從而可以增強消費者的購買能力。
【例4】〔XX年廣東綜合,13〕假如生產一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4小時,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產者率先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倍,在其他生產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他用4小時生產同樣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 b. 60元 c. 90元 d. 120元
【例5】(05上海15)“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常被用來形容過去的一些昂貴商品現在變成了大眾消費品。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b.大眾消費觀念發生變化
c.人民生活質量提高 d.商品市場日益繁榮
(三)價值規律★★★
1、價值規律的存在條件。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存在并發揮作用,違背價值規律就要受到懲罰。它既存在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也存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
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所以,價值規律包括商品生產的規律和商品交換的規律兩部分內容,兩個方面是內在統一的。
3、對“等價交換原則”的理解:
第一,等價交換是商品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則。所謂等價交換,是指交換雙方的商品價值量相等的交換。等價交換的原因:因為商品交換的實質是商品生產者之間勞動的交換,只有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才能公平合理,互利互惠,商品交換才能長期進行下去,否則商品交換就要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