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實戰演練(2)
a.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
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是辯證統一的
d.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解析】 題干強調的是要圍繞人民,為人民的利益著想,這是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答案為d。a、b、c不符合題意。
【答案】 d
13.下面對人民群眾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人民群眾指廣大勞動群眾 ②人民群眾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 ③人民群眾在不同的國家范圍不同 ④人民群眾在同一國家不同歷史時期范圍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人民群眾的范疇。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因此①錯,排除,答案為c。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
14.(XX年重慶卷)近年來,水資源利用中的民生問題引起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為此,我國政府加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規范取水許可管理,完善水資源綜合規劃,深化水價改革,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推動了飲水安全、節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材料。
【解析】 解答本題考生首先要明確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其次要將這一關系劃分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兩個方面;最后把這兩個方面與所給材料進行有機結合。
【答案】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水資源利用中的民生問題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要求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作用。科學發展觀是正確的社會意識,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夠有效推動民生水利建設。
15.(XX年廣東卷)根據下述材料,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問答問題。
人民群眾在監督生產過程的環境污染控制、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早在本世紀初,廣東省人大代表開始就環境生態問題對政府職能部門進行依法監督,這被稱為“廣東現象”。XX年省政府提出建設“綠色廣東”的口號,人民群眾環保意識大為增強,積極參與綠色廣東、生態廣東的建設,XX年全省建成污水處理廠88座,日處理能力達到669萬噸,居全國第一,同年廣東單位gdp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雙雙達標。
結合材料,從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角度談談你對建設生態文明的看法。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等知識的掌握。解答時考生首先從總的方面分析人民群眾在建設生態文明中的作用;然后分別從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三個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