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易錯易混點》
3.非勞動收入分配包括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非勞動收入包括按資本要素和按技術分配兩種)
4.資本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指資本是創造價值的源泉。(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
5.按勞分配只體現公平,按生產要素分配只體現效率。(兩者都既體現公平,又體現效率)
6.公平是效率的物質前提,效率是實現公平的保證。(效率是前提,公平是保證)
7.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好初次分配注重公平與再分配注重效率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
第八課 國家收入的分配
1.現實生活中的財政收入包括稅、費、利、債四大來源。(不包括債務收入)
2.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錯)
3.財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財政收入與支出相等(有三種情況,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屬于收支平衡)
4.財政的作用就是財政支出的作用(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
5.當經濟發展過熱時應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政策)
第九課 征稅和納稅
1.稅收的固定性就是指稅收一經確定便一成不變(不能隨意改變)
2.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將征稅對象改為納稅人)
3.我國對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進行征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兩種方式)
4.納稅人是指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
5.個人有收入所得就必須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不是,必須具有應稅收入)
6.個別企業和個人用欺騙的方法騙取國家出口退稅的行為屬于偷稅。(騙稅)
第十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宏觀調控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市場經濟起基礎性作用)
2.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是基本標志,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標)
3.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4.宏觀調控應該以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為主。(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
5.經濟過熱時應采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緊縮性)
第十一課 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經濟增長就是經濟發展。(不同,前者側重數量,后者側重質量)
2.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以人為本(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一個國家在某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比其他國家高,表明這個國家擁有生產該產品的相對優勢。絕對優勢)
2.對外依存度越高越好。(錯)
3.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包括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技術全球化。(將技術全球化改為資本全球化)4.經濟全球化只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不利。(有利有弊)
5.世貿組織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非歧視原則)
6.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導的經濟運動。(以發達國家為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