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金融危機
專題二、,促進經濟發展
1、近一個時期,由于我國農業生產成本的增加、農業耕地面積的減少和農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受國際市場糧油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糧油、蔬菜、肉蛋等食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上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XX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主持會議。會議強調,明年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落實和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提高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1)在經濟學中,決定和影響糧油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哪些?(5分)
(2)糧油等食品價格上漲對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4分)
(3)中央政治局研究經濟工作,主要體現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6分)
(4)實現黨中央提出的明年經濟工作目標,需要政府主要履行哪些經濟職能?(4分)
1、(1)價格是由商品自身的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決定價格。影響因素有:供求關系;貨幣發行量;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競爭;等。(5分)(2)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擴大內需。影響城市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會穩定。(4分)(3)中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努力實現經濟的穩定、協調、可持續發展。(6分)(4)需要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4分)
2、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一項全國調查顯示,90.9%的人對糧油肉蛋等食品價格上漲有切身感受,78%的人認為食品價格上漲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有人認為:由于物價上漲,導致居民消費水平下降,所以,國家應降低物價。請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評析這種看法。(12分)
2、(1)居民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其中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物價水平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物價持續上漲,必然會影響到居民的消費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該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5分)
(2)物價上漲不一定導致居民消費水平下降。如果物價上漲幅度高于收入增長幅度,則居民消費水平下降;如果物價上漲幅度低于收入增長幅度,則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因此該看法是片面的。(3分)
(3)針對物價持續上漲,國家應該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物價。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商品價格由市場形成,宏觀調控應遵循價值規律,政府不能簡單地降低價格或提高價格。由此,該看法中認為“國家應降低物價”是錯誤的。(4分)
3、XX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作重要講話。 會議提出,XX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特別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