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哲學 導學案
生活處處有哲學 導學案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3)、哲學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學?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又是關于方法論的學問.一句話,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3、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
區別: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聯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反映世界觀。
4、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區別: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是對個別規律和特性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整個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聯系:1).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2).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5、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它有兩個方面內容:1)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2)思維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問題?
6、什么是唯物主義?什么是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本原,物質第一性 ,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依賴意識。
7、什么是辯證法?什么是形而上學?
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形而上學主張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8、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1)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的物質力量。
9、馬克思主義哲學: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是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偉大的變革。
第四課 探索世界的本質
1、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符合。
2、什么是物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它概括了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
3、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1)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2)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主體)。
(3) 離開運動談物質和離開物質談運動,都是錯誤的。
4、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1)區別: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恒的。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